陈万雄初访沈从文印象:纯真诚挚拥赤子之心

编辑︰黄皓颐

  从1980年8月认识沈从文先生,到1988年他去世,整整8年间,每次我到北京,大都会约同沈从文先生的亲密助手王㐨先生和王亚蓉女士登门拜访。80年代初中期,我的主要工作是编辑事务,上京的次数固然多,每次停留的时间也较长,常有机会去拜候沈先生。

陈万雄与沈从文相识8年 难忘沈老笑容可掬待人亲切

1980年代,陈万雄经常因为编辑事务到访家住北京的著名作家沈从文。图中是陈万雄(后左)在沈家与沈从文夫妇(前)、沈从文的助手王㐨(后右)合照。(图片来源:《读人与读世》)

  上了沈家,不管有事无事,谈正事还是闲聊,总耽搁好几个小时。当时不懂得珍惜,未曾记下来,所谈内容不免淡忘了。但是一些记忆还是深刻的。

  头一回见到沈从文先生,就令我感悟了文学的本质。

  首次上京,其中一项工作是将刚刚出版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样书带给沈先生。在王㐨先生和王亚蓉女士的引领下,来到前门东大街的沈家。一进门,穿着便服的沈先生从厅中的床沿上下来,一边忙着找他的布鞋,一边忙不迭向我们打招呼。团团的脸满绽着笑容,神情稚朴而带点腼觍。话说轻轻的,不带一点酬世味道。倒是浓厚的湘西乡音,要王亚蓉女士穿插着说明。王女士说明时,沈先生总是含笑望着我们,眼神带着感情,神态活像个稚童。

  延伸阅读:陈万雄悼严耕望老师:粹然一代学者的风范

陈万雄看沈从文作品 似平淡中的波澜壮阔道理

内地著名作家沈从文给后世留下了不少出色作品,其中《边城》、《长河》和《从文自传》是他的代表作。《边城》(图)以19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述当地的风土人情,并以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故事,道出纯净的人性之美。(网上图片)

  面前大名鼎鼎的沈从文先生,给我的最初印象:纯真、诚挚、和悦、自然。刹那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一句古话,从心里蹦跳出来。作家与作品间连带着的文学本质,似乎一下子也透露出来。

  日后,与沈老接触多了,读他的著作多了,了解他也多了。到现在,要概括我对沈先生的认识和感觉,还是初见时所得“赤子之心”的印象。

  延伸阅读:陈万雄分享做人处世:承教的感动

  人的直觉有时很玄妙,也很准确。在此以前,沈先生的文学作品,我读得不多,兴趣也不浓。关键是对他的文学思想境界认识不深,不懂得欣赏文学作品似平凡中的卓越、似平淡中的波澜壮阔的道理。自己的兴趣是近代思想,连带对近代文学的认识,总倾向从史学的角度去阅读、去理解,这是念历史的癖性。不自觉地,也对文学性质的理解变得狭隘了。(三之一)

  (经作者授权,转载自陈万雄《读人与读世》,标题及分段经编辑整理)

陈万雄忆沈从文鼓吹“古为今用” 大众加深认识中华文化艺术

陈万雄获沈从文启蒙 改变研读中国文化历史的观念

陈万雄30年的体验:变的是时代 不变的是精神

陈万雄忆严耕望老师 淡薄名利奋力投身学术研究

陈万雄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战皆在呼伦贝尔草原

陈万雄:沈从文研究文物历史新方法 实物结合文献全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