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3-08-20
从跨区域合作构想,到重大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概念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又有哪些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呢?
湾区大事记|2015年首次写入国家文件
建设湾区,最初是粤港澳三地的跨区域合作构想。2005年,广东省政府在《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划分“粤港澳跨界合作发展地区”,并且要求把发展“湾区”列入重大行动计划。
2008年,国家发改委在《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支持粤港澳三地规划、实施环珠江口地区的“湾区”行动计划,即是“环珠江口湾区”。惟该计划最终搁置,这被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雏形。
“粤港澳大湾区”概念,首次在国家文件中登场,是在2015年。中国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就以开放姿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湾区大事记|2017年列国家战略
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被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国务院《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等。
2017年3月的“全国两会”期间,大湾区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这被视为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标志性事件。
2017年7月1日,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见证下,国家发改委及粤港澳三地政府,在香港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国家层面,拉开了推动大湾区建设的序幕。
2017年起至今,连续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到大湾区建设。
湾区大事记|2018年建设领导小组成立
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正式设立,负责大湾区建设事宜。同年8月,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任组长,时任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澳门特首崔世安,都担任小组成员。
这也是首次有港澳特首被纳入中央决策组织。
湾区大事记|2019年出台《规划纲要》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明确了大湾区建设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提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7个发展范畴,这是大湾区建设的顶层设计,标志大湾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至此,加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国五大区域发展战略体系正式建立。
湾区大事记|2021年3大平台方案
在《规划纲要》中,明确了珠海横琴、深圳前海、广州南沙是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肩负推动开放、合作的试验、示范任务。
2021年,国务院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方案(横琴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化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前海方案)》;2022年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南沙方案)》。
《横琴方案》主要立足服务澳门,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出台一批支持政策。
《前海方案》着眼支持香港发展,聚焦“扩区”和“改革开放”,包括拓展前海合作区、支持港青在前海创业、深化深港在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等领域合作。
《南沙方案》则突出“粤港澳全面合作”和“面向世界”。
这3个重大合作平台方案的落地,被视为大湾区建设新的里程碑。
延伸阅读: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 你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