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节与“三八”有什么关系?

  今天是3月8日妇女节,让我们说一下“妇女节”的趣味点滴。国际妇女节设在3月8日,我们暗骂妇女会用“那女人真三八!”,两者有关系吗?

  其实二者的由来“一中一西”,根本毫无关系,只是一个有些尴尬的“巧合”。

  国际妇女节是为了纪念女权运动,这段故事要追溯至二十世纪初。

  二十世纪时期,西方各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经济扩张阶段,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廉的工资使得各种抗议和罢工活动此起彼伏,其中纺织业的女工工资低工时极长,于是在1857年3月8日首次上街抗议,随后每年都会在这日子举办游行争取权益。

  直至1911年3月,纽约发生了著名的三角工厂火灾,吞噬了140多名制衣女工的生命,恶劣的工作环境再度引起关注。

  其后,国际妇女运动的先驱人物“克拉拉柴特金”(Clara Zetkin)提倡应为全国妇女设立节日,将每年3月8日定为国际妇女节。

  至于“三八”是什么时候用来形容女人呢?

  据说这个词可追溯至清末。

  当时满清政府只开放外国人每月8号、18号、28号进城。而在这3个8号日子里,华人看到了外国女子较为开放的穿着,因而把那些举止较为轻浮或开放的女生与外国女子类比,说成3个8号,后来逐渐骂她们为“三八”。

  延伸阅读:大江南北的女孩看过来  

帮我搦住,唔该!

  相信大家想请人帮忙提一下东西时,会说到:“帮我拎住,唔该!”这个“拎”字,正写就是“搦”,音nuò (攞)。

  “搦”字有拿、提、用力按压的意思,都是用手紧紧捉住物件的动作。

  在古代,这个字较为常见,而且有多种意思。如《三国魏·曹植·幽思赋》:“搦素笔而慷慨,扬大雅之哀吟。”这里是握笔的意思。

  《文选·左思·魏都赋》中的“搦秦起魏,威振八蕃”,这里的“搦”则有压制的意思。

  《薛仁贵征辽事略》中有“跃...

轻僄僄

  这个广东方言应该不难估到吧!对的,“轻僄僄”就是广东人日常都说到的“轻飘飘”,意思就是形容某人或某一件物件比想像中轻柔。“僄”发音亦作“飘”。

  詹宪慈《广州语本字》:“僄僄者,形容物之轻也,俗读僄,若飘。”“僄”字在古时已经有,在《说文解字》作“轻也”。

  荀子形容楚人《荀子·议兵》形容楚人矫捷,就曾说:“轻利僄遫,卒如飘风。”就有身轻如燕、灵巧矫健的意思。今天我们说的“轻飘飘”,其实就是“轻僄僄”啦。

  延伸阅读:龙九子之一:赑屭  ...

空廖廖

  当看到空间什么都没有,或陈设少得很时,你可能会说:“这间房空撩撩的,什么都没有。”广东人形容空间没什么摆设,会说“空撩撩”。   这个字其实正确的写法是“空廖廖”。

  詹宪慈《广州语本字》:“寥寥者,空也。俗读寥,若醋馏鱼之馏。”这个字在古代已经出现,徐铉(916-991)及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本中,“寥”是“廫”的篆形及别字,解作空渺、空虚、空旷,如西汉神仙人物传记《列仙传·安期先生》载琊阜千岁老人的故事,作者就用“寥寥安期,虚质高清”来形容无所事事或空虚...

大夿夿

  有没有听过有人说:“大拿拿十万蚊”呢?很多人以为是“拿拿”,原来正确应该写成“夿夿”。

  在詹宪慈《广州语本字》:“夿夿者,形容物之大也。俗读夿,若拿……常语有曰‘一个银钱大夿夿’。”

  “夿”形容大,“一个银钱大夿夿”,就形容金钱数量之大了。“大夿夿十万蚊”,就是说十万元是一笔大数目了。

  不过,大夿夿严格来讲并不应读成“大拿拿”,而是“大巴巴(bā)”,不过,如果遵循这个发音,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二句诗来自唐朝大诗人李白,寓意每个人有自己的才能,必有自己的用处,在失意时不必气馁,即使千金耗尽,也可重来,是在人生低潮时激励向上的话。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源于李白所作的《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而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上天给了我才能,必然有用到的地方;即使千金散去,也还会重新得到。

  李白作这首诗,大约是在天宝十一年,当...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王羲之的“墨池”

    我们日常工作常常会遇到困难,如果抱着“将勤补拙”的心态,必定事半功倍。《礼记 · 中庸》就有“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这句话就是说:别人做1次能做到的,我做100次去完成它;别人做10次便做到的,我做1,000次去完成它。如果真的能够跟这个方法去做,即使天性愚笨的,也必定可以聪明起来;即使本质柔弱的,也必定可以刚强起来的。

  书法家王羲之,成名之前一直都好学不倦,甚至因为疯狂写书法,令到家中池塘变成一池墨水。

 ...

务得事实 每求真是也

  如果有人做事态度认真,又有求真的精神,我们会赞美这人做事“实事求是”,是一位能干可靠的人。

  在古圣言上,有一句更文雅的语句来形容,就是“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出自班固《汉书 · 景十三王传》,由颜师古作注而得出这优美的释文。这句话意思就是务必寻求事实的真相,常常有求真的精神。

  这句话语原本出自《汉书 · 景十三王传 · 河间献王刘德》,刘德是西汉景帝第三子,被封为河间王。刘德修学好...

不贵于无过 而贵于能改过

  要成功,就要经得起挫折。古代很重视个人的修养,特别看重“错而能改”。

  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中有一句名句“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就是说一个人从来没有犯错固然值得欣赏,但更可贵的就是一旦犯了错而能改过自新。

  在古圣言书中,不乏错而能改的教导。除了王守仁外,有司马光《资治通鉴 · 汉纪》中的“固不以无过为贤,而以改过为美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可以...

知耻近乎勇

  中国有不少自古流行的金句,当中都有大智慧,其中儒家学说对于“修身”之道,就有一句名句:“知耻近乎勇”。

  这句话出于《礼记 · 中庸》,意思是指知道羞耻,就接近成为一个勇敢的人了。一个人有了羞耻的心,即是懂得自省,如能进而自勉自励,勇于改过,就是真正的勇敢,达到“修身”之道。

  中国古代有不少伟大人物都有知耻之心,成就崇高品格,例如孟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庄子“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以及...

春雨贵如油

  踏进春天,大家可能对湿闷的天气感到烦闷,不过对农夫来说,春雨是非常可贵的,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这种说法在宋朝已出现。宋《景德传灯录》卷一道:“春雨一滴滑如油。”古时油是一种贵价的生活用品,因为油能够点灯、煮菜、生火、取暖,是赖以生存的用品。

  春天下一场雨,是喜雨,能润泽大地万物,像油一样重要。

  明代《春雨》也有说:“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滑倒解学士,笑坏一群牛。”可以看到古人对春雨...

清明晴六畜兴 清明雨损百果

  古代农夫相信:一年收成好不好,看清明就知道。这句说话怎么解?

  传统上,清明节的天气,预示一年的农耕,是人们十分重视的重要节气。

  其中一个广为人知的谚语,就是“清明晴六畜兴  清明雨损百果”。

  意思是清明这天如果放晴的话,就预示整年作物丰收、牲畜兴旺;相反,清明节下雨的话,需要大量阳光的果树遇上阴天,产量及品质便受到很大的伤害了。

  延伸阅读:清明南风夏...

植树造林 莫过清明

  你知道吗?清明节又称为植树节,清明节植树风俗在不少地方都一直保留着。这是因为清明节前后气候条件很适合树木生长,树木种植以后,树木成活率高,生长快。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说法,就是在告诉人们,抓住农时,适时种植,一年收获就能丰收了。

  这句谚语还与祭祖有关。

  古时的陵墓和山坟大都在野外,每年只有祭祖的时候人们才会去扫墓。每到祭祖的时候,人们往往发现坟墓被杂草覆盖,不容易寻找,于是有人在坟头种植上四季常青的松柏,让坟墓变得显眼,下一年扫墓...

清明南风夏水多

  清明是一个节气,与农耕息息相关。在福建地区清明节就有一句农谚:“清明南风夏水多,清明北风夏水少”,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清明这天刮南风的话,说明此时气温较高,云层也较密,预示当年夏天降水比较多,相反就是预示着当年降雨量比较少,不利农耕。

  这个又与一句老农谚不谋而合,“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延伸阅读:清明节小吃青团爆红 “包罗万馅”引老字号互拼   

上坟不带五果 家中无灾祸

  4月清明节前后,很多人都会去扫墓。扫墓会带备三牲祭品,水果是少不了,是不是所有水果都可以用来扫墓拜祭先人?俗语有说:“上坟不带五果,家中无灾祸”,哪五种水果不宜供奉给先人?

  第一是空心果,如哈密瓜、木瓜,代表不幸;第二是梨子,有分离的意思;三是莓类水果如草莓、蓝莓,因为“莓”普通话有“没”的意思,不吉利;四是一串串的水果,如荔枝、葡萄,有“串串随祖”,传统认为对祖先不敬;五则是多种子水果如石榴、百香果,多籽水果被认为是“不够纯洁”,恐有不敬之嫌。

  中国传统祭品都与...

中国古代也有愚人节?

  大家知道4月1日是“愚人节”,为什么会有“愚人节”?谁是愚人?

  愚人节,相传源于法国。但原来类似的活动节庆,早在中国古代已经出现。

  东汉汉武帝刘彻时期的僧人逸飞所著《局门广录》卷四记载:“四月丁寅,子弟俗以诡诓为戏,长老不以非礼禁。”

  大意说四月的丁寅那一天,年轻人会用互相欺骗的方法来开玩笑,而长辈也不会搬出礼法来扫兴。

  而西方愚人节由来,就是源自15...

扬州炒饭原是皇帝吃的?

  香港人喜欢吃的“扬州炒饭”,是用鸡蛋、虾仁、叉烧等食材烹调而成的美味炒饭。扬州炒饭远近驰名,它的由来有什么特别呢?

  这道美食的由来有几个版本,其中一个,相传是隋炀帝南巡江都(今扬州)时,命人煮他喜欢吃的“碎金饭”,就是鸡蛋炒饭,从此扬州人便把金色的鸡蛋炒饭称为“扬州炒饭”。

  也有另一个传说,扬州炒饭出自民间。早在春秋时期,扬州古运河邗沟上的船民,喜欢用鸡蛋炒饭。当时人们会把中午的剩饭留到晚上,加入一两只鸡蛋...

咸丰年嘅事 是什么事?

  如果说到一些陈年旧事,广东话会说“咸丰年嘅事啦”。   这句话其实话中有话,表示“不提也罢”。究竟咸丰年发生什么事,令后人会不愿再提呢?

  清朝咸丰皇帝于1850至1861年在位,这段时间广东一带发生了不少事件。例如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创立太平天国;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60年更是签订不平等条约,将九龙割让予英国。

  所以,咸丰年这段时间对广东人来说有很多不好的回忆,不提也罢。因此,后来广东人说起不堪回首的往事时...

事急马行田

  你一定听过中国象棋。中国象棋易学难精,例如有“马行日、象行田”的规矩,那么“事急马行田”又是什么意思?

  《三国志·魏书·李乐传》就记载了“事急马行田”的故事。

  在魏文帝黄初六年,位处东吴的孙权率兵亲征魏国,直逼曹魏辖下的江夏城。

  由于驻守江夏的守将文聘被围困,而曹魏大将军的侄子厉凉,就受命返京求援。厉凉原计画3天才能抵达京城,若要缩短行程,必须踩踏田地而不走正常大路,而按照当时规定,军士若踩踏...

“踢嗮脚”与马有关?

  香港人生活节奏急促,工作压力大,每天都要“踢嗮脚”。“踢嗮脚”原来还与马有关,你又知道吗?

  一群马赛跑的时候,前马蹄与后马蹄交替迅速,在旁边看起来就像马脚互相在踢一样,非常忙乱,就形成所谓“踢脚”了,而“踢嗮脚”的忙碌程度就更胜一筹了。

  这个词到了今天亦很常用,形容非常忙碌、忙乱的感觉。

  延伸阅读:䟴脚 (un 脚) 

醟醟哋 VS Wing Wing哋

  一班朋友吃喝畅饮,酒过三巡有醉意,有人就会形容自己“有点晕,Wing Wing哋”,“Wing Wing哋”其实正字为“醟醟哋”,“醟”同样音“Wing”。

  在《抱朴子·内篇·论仙》中有这个字,“覆溺者不可怨帝轩之造舟,酗醟者不可非杜仪之为酒。”意思说覆舟遇溺,不要怪责当初发明造船的人,同样自己喝醉,不要怪责酿酒的人。就是指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把责任推卸给人,要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才是上策。

  延伸阅读: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 

古代“里正”是什么职位?

  里正,是古代的一种基层官吏,负责管理乡里的事务。

  这个职位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汉代经学家何休为《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所作注释中写道,“一里八十户……其有辩护伉健者,为里正。”

  这一职位,在后来的北齐、隋唐时都有设置,到了明朝时改名为“里长”,主要负责掌管户口、纳税、服役等事务。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提及“里正”。唐代杜甫《兵车行...

古代“摸金校尉”是什么职位?

  “摸金校尉”其实就是盗墓者,是中国古代对盗墓者的别称。

  据史书记载,摸金校尉起源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汉代陈琳所作的檄文《为袁绍檄豫州》中就出现过。

  檄文中指出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公然盗墓取财,以贴补军饷。

  被袁绍告了一状的曹操,并没有坚定否认自己派人掘墓充实饷军一事,后来“摸金校尉”也逐步成为了盗墓者的代称。

 ...

“太子洗马”是什么职位?

   “太子洗马”这个古代职位名称,很是有趣,从字面上看,似是为为太子清洁马匹,实际这职位与洗马完全没有关系。

  “太子洗马”职位最早先秦时期已设置,意同“先马”,是太子身边的侍从官,每当太子出行的时候就在太子的车马前为先导,负责引路开路,可以算是太子的仪仗队的一部分。

  《问玉珉》:“洗马进贤冠,出则在马前清道,固曰洗马。”

  唐朝时,这个官职只为“从五品”,九品中职位不算太高,但却是极受欢迎的职位。

  ...

古代“劝酒”有专门职位?

  自古以来,酒都是宴会必备的,但原来酒不是随便喝的。   古代有“酒令”,自唐朝起,宴会上“酒令”已是一项有仪式章程的酒事活动,又或称为“劝酒”。“劝酒”就是今天在饮宴上主动为人倒酒劝饮的行为。

  唐代,“劝酒”统称为“酒纠”,也有叫作“席纠”、“觥使”。按照职责不同,又再分为“明府”、“律录事”、“觥录事”三职。

  “明府”是酒席上最有威望的人,负责监督整个宴饮活动。明府一定是摆设酒席的主人,而是类似于现在的公证人,要德高望重,负责监督整个饮酒活动。

  “律录事”负责宣令、行酒、判断是非...

马的量词为什么是“匹”?

  我们形容车的数量,会说“一辆车”;说到船,会说“一艘船”;说到马,则是“一匹马”。   为什么马的量词会是“匹”呢?

  玩过“二人三足”游戏的人,都知道合作的二人如果实力“相当”、步幅“相当”、速度“相当”,则获胜机会大增。若能如此就是一对好匹配。

  匹,有“相当”、“相配”的意思。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秦、晋匹也,何以卑我?”意思是说,“秦国和晋国是相当的,为什么要小看我呢?”

  至于马,古代的车是以双...

买鞋需要先“打匹”?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新界农村一般离墟市较远,孩子少有机会到墟市去。   孩子要买鞋,由于没有尺,客家人会用一条麻包绳或咸水草,来量度孩子的脚掌长度,然后把相当孩子脚长的麻绳/咸水草到墟市买鞋,这个动作就叫“打匹”。

  为什么叫“打匹”?

  “匹”是古时的量度单位。《说文解字》:“匹,四丈也,从八、匸。八楪一匹,亦声。字亦误作疋。”《说文通训定声》:“按:《汉书·食货志》:‘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疋。’”

  打匹,就是把脚长度量度出来了。

  古人的确有以麻绳来量度脚掌尺寸的。《细说汉字部首,足部》引《韩非...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