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4-10-30
受到西方文化影响,万圣节在香港的气氛浓厚,在这个欢乐的“扮鬼日”,“南瓜灯”成为必备元素。
到底这颗由南瓜制成的手作灯笼,为何会与万圣节扯上关系?
南瓜灯,原名为杰克灯笼(Jack-O’-Lantern)、杰克灯等等,是万圣节的必备物品。
为什么有“南瓜灯”呢?在英国大英百科全书内有一句:捉弄魔鬼以赚取金钱(tricked the devil for his own monetary gain)。相传英国爱尔兰有一个名叫 Stingy Jack(吝啬的杰克)的男子,一心相信捉弄撒旦就能赚钱,他邀请撒旦喝酒,借口没钱、说服撒旦变成六便士来付帐,当撒旦真的将自己变成六便士后,杰克却没有用来付款,而是用一条纸困住撒旦让它出不来,直至撒旦答应不再吓人才将他释放。
后来,杰克去世,天堂因为他与撒旦曾经有交易而不让他进天堂,而地狱则认为杰克曾捉弄过撒旦而拒绝收留他。天堂与地狱都进不了,杰克便变成游魂野鬼在凡间游走。
人们为了避开杰克及其他的游魂野鬼,便挖空白萝卜、红萝卜或薯仔,中间点燃爉烛造成一个灯笼,以吓走杰克。这个就是杰克灯笼(Jack-O’-Lantern)的来源了。
其实,早期的英国人或爱尔兰人并不是以南瓜制作灯笼的,而是以萝卜来做,但随着时代变迁,人们才改用南瓜作为原材料,制成南瓜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