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4/11/2021
北京冬奥不单是一个体育赛事,更是一场科技盛宴,中国官方电视台央视就趁着北京冬奥推出了首个AI手语主播,届时为赛事新闻和直播提供手语服务。其实官方媒体推出AI主播并非第一次,新华社之前亦上线了AI主播,而且正在不断改进升级中。
北京冬奥亮相 AI主播提供专业手语服务
央视此次推出的AI主播是和百度智慧云共同开发的,宣传片形容她“形象亲切自然、气质优雅独特、工作能力出色……不仅能报导冬奥新闻,还能进行准确及时的赛事手语直播”。
这个AI主播背靠百度的语音识别、自然语音理解等技术,利用手语翻译引擎和自然动作引擎进行精确、连贯、专业的手语表达。另外,其手语规范都来自《国家通用手语词典》,非常标准,经过了长时间的智能学习才达到如今的效果。
冬奥将成为这个AI主播的首秀,其后,她会投入日常新闻报道,全年无休地为听障人士提供手语服务。目前全球约有4.3亿人有中度及以上程度的听力障碍,中国则有超过2,700万的听障人士,AI主播的上线,将令他们无障碍地享受冬奥赛事以及其后的电视节目。
北京冬奥之前 官方媒体已开始研发AI主播
而中国最大通讯社新华社前几年就已经开始尝试使用AI主播。2018年,新华社和搜狗公司合作,推出了初代AI合成主播,是国内最早的虚拟主播之一,这个AI主播以新华社主播邱浩为原型,提取他的表情、声音特征,只需输入一段文字稿件,就可以仿制邱浩播报新闻。
经过不断的测算和改进,2020年,以一位新华社记者为原型的新版AI主播新小微上线。上一代AI主播是2D的,这一次推出的新小微则是3D的;以前的AI主播只能维持坐姿做些简单手势,经过升级后的新小微则可以走动转身,甚至摆出更复杂的动作和姿态,立体感和层次感都比以前更逼真。
另外,新小微的发型、衣服都可以根据不同的新闻和内容随意更换;在特写镜头下,发丝和面部毛孔比以前更加清晰。
为了令新小微的形象更加生动灵活,研发人员采集了大量的数据,比如,原型记者需要戴上头盔,用数百个摄像头对她的身体部位进行360度地采集,还需要对她的神态、表情、肢体语言进行细致地捕捉。其后,又像砌Lego一样把这些数据模块进行重新组合,再用3D数码人物模型,最后生成新小微。
工作人员在使用时,只需要在机器上输入相应文本内容,“新小微”就能播报新闻,并根据内容生成相应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
利用AI播新闻,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批量输出,还可以全年无休地工作,为观众提供无间断的服务。而且AI大数据具有自我学习和进化的能力,AI主播也会不断累积经验,将来甚至有希望走出录影室,在更多样的场景中为观众播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