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为何令人又爱又恨?

  股市楼市波动,连月下跌令股民“损手烂脚”,损失严重的话更被称为“大闸蟹”。为什么美味的“大闸蟹”会与投资有关?

  大闸蟹,正称为“中华绒鳌蟹”,是河蟹的一种,当中以长江水系出产的大闸蟹最为人熟悉,素有“蟹中之王”的盛名,至于吃大闸蟹的最佳季节就是秋季。

  不过,在香港,“大闸蟹”则有另一个意思。那就是代表手上股票箍得紧紧的股民,通常都是股票价格比买入时下跌很多,因而被套牢的状态。

  何以股票被套牢的人会被称为“大闸蟹”呢?

  因为在香港市场出售的大闸蟹是被粗粗的绳绑着,动弹不得地被放在冷冻柜之中,而这种被绑着的形态犹如股民手上的股票被套牢,同样动弹不得。因此,大闸蟹成为了香港股坛中的一个术语。

  至于股民手上被套牢的股票,会被称之为“蟹货”。

  延伸阅读:“草鸡”不吃草?

 

 

太高了 “镺”唔到

  大家有没有试过想伸手拿在高处的物件,却又拿不到?   这个时候,大家或者都会说:“我镺唔到,有没有人可以帮我?”

  “镺”音ou2,近“拗”。

  这个字在隋朝《博雅》里面的解释是“长也”。左思《吴都赋》写道:“尔乃地劫坱圠,卉木镺蔓。”

  “镺”的意思指向上生长,同样指长长的意思。

  东西太长,所以拿不到,慢慢就衍生出“镺唔到”的词语。这个词语,是老一辈昔日挂在口边的词语,今天懂得的人已不多了。

  延伸阅读:...

一抽二掕

  购物过后,两手拿着几袋战利品回家的样子,常用“一抽二掕(lang3)”来形容。

  一抽二掕,也有人写成“一抽二襱(lang3)”,读音和意思都是一样的。

  究竟什么是“掕”?“掕”字有用绳扎紧,用勾挂住,或者把东西捆在一起的意思。“一抽二掕”形象化地描述了左一袋右一袋的样子。

  形容同样景象的,广东话中还有“藤掕瓜、瓜掕藤”,也非常常用。

  延伸阅读: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

“抵冷贪潇湘”与林黛玉有关?  

   最近天气寒冷,不少人苦恼出门时穿什么衣服才够暖。   然而,即使天气再冷,总会有人爱穿得少,老一辈的人通常会以“抵冷贪潇湘”来形容。

  “抵冷贪潇湘”,意思就是人们因爱美贪靓而穿得不够,以免因穿得太多而显得浮肿难看,即使难受仍心甘命抵。

  不说不知,抵冷贪潇湘中的“潇湘”源自《红楼梦》中林黛玉所住之处潇湘馆。

  这里的“潇湘”二字引用了帝舜同潇湘二妃娥皇、女英的典故,她们二人都是美女,因哭舜而自投湘水寻死。后人为了纪念她们,就以...

小雪封地 大雪封河

  二十四节气中,立冬过后,便踏入“小雪”。

  有关小雪的解释,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以下记载:“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简单来说,小雪所代表的是降雪的起始时间与程度。此外,古籍《群芳谱》中有载:“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因而称为小雪。

  在中国的华北地区流行的谚语,叫“小雪封地,大雪封河”,意...

立冬收成期 鸡鸟卡会啼

  香港天气刚刚开始有一点秋意,但原来已过了立冬了。立冬是农历中第19个气节,代表冬天到来的意思。

  立冬之时,万物终成,在古代对农民而言,立冬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万物进入休养状态,农民们也会停止在农田中作业,等到春天来临再次投入生产。

  在中国社会当中有关立冬的谚语颇多,例如有一个说法是“立冬收成期,鸡鸟卡会啼”,意思是因为鸡鸟看到稻米丰收,它们便想到有足够的谷物裹腹,所以高兴的啼叫,代表该年收...

“九牛二虎”有几大力?

  形容一个人力大无穷或者使出很大的力气,我们会以“九牛二虎之力”来形容。   为什么是“九牛”与“二虎”呢?其来源何来呢?

  “九牛”语本《列子·仲尼》:“吾之力者,能裂犀兕之革,曳九牛之尾。”能撕裂犀牛的皮革、能拖曳九头牛的尾巴,可想其力气之大。

  “二虎”则指春秋鲁国的大力士管庄子刺二虎的故事,典出《战国策·秦策二》。

  故事的原文指两虎争吃一个人,管庄子在两虎互相斗争时杀了两虎,说:“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

光棍节有大中小?

  每年11月11日,已经成为消费者最满心期待的日子,因为“双十一”是著名的网购平台进行大型促销活动的日子,也就是一个网上的购物节。电商通过一连串拆扣优惠,让民众“血拼”个够。 

  其实“双十一”除了是购物节日,在内地高校界也是著名的“光棍节”。 

  “光棍”是社会上对单身男性一个俗称,光棍节就是一个“庆祝”男性单身人士的日子。 

  据说在1993年南京大学的男生们发起11月11日为单身而庆祝的日子,由于1与木棍形态相似,因此有四个1的11月11日便成为光棍节。这种文化想不...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君子用世 随大随小”下一句是?

  我们形容做人要尽力、负责任,在古代便有一句名言:“君子用世,随大随小,皆全力赴之”。

  君子用世,就是为世所用的意思。在世做事,要的是积极投入的态度,无论做大事也好,小事也好,都要竭尽全力,做到最好。这就是君子应有的态度。

  原句出自魏源的《默觚 · 治篇》,而这位魏源是何人呢?

  魏源 (1794-1857),原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邵阳人,是晚清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他天才...

范仲淹烧蚊帐

  节俭是中国传统美德,在司马光《资治通鉴 · 梁纪》就有一句名言:“俭约,所以彰其美也。”就是指勤俭节约,可以彰显一个人的美德的意思。

  北宋名臣范仲淹本是以节俭闻名的,他曾对儿子说过:“我最不愿意的,是看着儿女安享父官的富贵俸禄。”

  当年,第二位儿子纯仁结婚时,曾请匠人以高贵的绮罗制作蚊帐。范仲淹知道后十分生气,对儿子训斥一番:“吾家素清俭,安得乱我家法”,并警告说:“如将罗帐拿来家中,‘当火于庭’。”儿子听后惭愧不已,遂不再...

过则无惮改 独则毋自欺

  当我们做错事,但用诸多借口为自己开脱时,会被人说“不要再自欺欺人了”。古时一句类似的,即是周希陶《增广贤文》的“过则无惮改,独则无自欺”。

  这句话的意思是:犯了错不要害怕改过,独处时也不可自己欺骗自己。

  古时,能够做到过则无惮改的,就有著名的“周处除三害”故事。

  周处是汉末三国时期东吴官宦之家子弟,有一身武艺,可是经常欺压百姓,令百姓见他纷纷躲避。

  有一天,他听到一位老人说起当地有“三害”:一害是山中有虎,经常伤人;二是水下有...

王羲之的“墨池”

    我们日常工作常常会遇到困难,如果抱着“将勤补拙”的心态,必定事半功倍。《礼记 · 中庸》就有“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这句话就是说:别人做1次能做到的,我做100次去完成它;别人做10次便做到的,我做1,000次去完成它。如果真的能够跟这个方法去做,即使天性愚笨的,也必定可以聪明起来;即使本质柔弱的,也必定可以刚强起来的。

  书法家王羲之,成名之前一直都好学不倦,甚至因为疯狂写书法,令到家中池塘变成一池墨水。

 ...

务得事实 每求真是也

  如果有人做事态度认真,又有求真的精神,我们会赞美这人做事“实事求是”,是一位能干可靠的人。

  在古圣言上,有一句更文雅的语句来形容,就是“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出自班固《汉书 · 景十三王传》,由颜师古作注而得出这优美的释文。这句话意思就是务必寻求事实的真相,常常有求真的精神。

  这句话语原本出自《汉书 · 景十三王传 · 河间献王刘德》,刘德是西汉景帝第三子,被封为河间王。刘德修学好...

不贵于无过 而贵于能改过

  要成功,就要经得起挫折。古代很重视个人的修养,特别看重“错而能改”。

  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中有一句名句“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就是说一个人从来没有犯错固然值得欣赏,但更可贵的就是一旦犯了错而能改过自新。

  在古圣言书中,不乏错而能改的教导。除了王守仁外,有司马光《资治通鉴 · 汉纪》中的“固不以无过为贤,而以改过为美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可以...

知耻近乎勇

  中国有不少自古流行的金句,当中都有大智慧,其中儒家学说对于“修身”之道,就有一句名句:“知耻近乎勇”。

  这句话出于《礼记 · 中庸》,意思是指知道羞耻,就接近成为一个勇敢的人了。一个人有了羞耻的心,即是懂得自省,如能进而自勉自励,勇于改过,就是真正的勇敢,达到“修身”之道。

  中国古代有不少伟大人物都有知耻之心,成就崇高品格,例如孟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庄子“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以及...

春雨贵如油

  踏进春天,大家可能对湿闷的天气感到烦闷,不过对农夫来说,春雨是非常可贵的,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这种说法在宋朝已出现。宋《景德传灯录》卷一道:“春雨一滴滑如油。”古时油是一种贵价的生活用品,因为油能够点灯、煮菜、生火、取暖,是赖以生存的用品。

  春天下一场雨,是喜雨,能润泽大地万物,像油一样重要。

  明代《春雨》也有说:“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滑倒解学士,笑坏一群牛。”可以看到古人对春雨...

清明晴六畜兴 清明雨损百果

  古代农夫相信:一年收成好不好,看清明就知道。这句说话怎么解?

  传统上,清明节的天气,预示一年的农耕,是人们十分重视的重要节气。

  其中一个广为人知的谚语,就是“清明晴六畜兴  清明雨损百果”。

  意思是清明这天如果放晴的话,就预示整年作物丰收、牲畜兴旺;相反,清明节下雨的话,需要大量阳光的果树遇上阴天,产量及品质便受到很大的伤害了。

  延伸阅读:清明南风夏...

植树造林 莫过清明

  你知道吗?清明节又称为植树节,清明节植树风俗在不少地方都一直保留着。这是因为清明节前后气候条件很适合树木生长,树木种植以后,树木成活率高,生长快。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说法,就是在告诉人们,抓住农时,适时种植,一年收获就能丰收了。

  这句谚语还与祭祖有关。

  古时的陵墓和山坟大都在野外,每年只有祭祖的时候人们才会去扫墓。每到祭祖的时候,人们往往发现坟墓被杂草覆盖,不容易寻找,于是有人在坟头种植上四季常青的松柏,让坟墓变得显眼,下一年扫墓...

清明南风夏水多

  清明是一个节气,与农耕息息相关。在福建地区清明节就有一句农谚:“清明南风夏水多,清明北风夏水少”,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清明这天刮南风的话,说明此时气温较高,云层也较密,预示当年夏天降水比较多,相反就是预示着当年降雨量比较少,不利农耕。

  这个又与一句老农谚不谋而合,“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延伸阅读:清明节小吃青团爆红 “包罗万馅”引老字号互拼   

上坟不带五果 家中无灾祸

  4月清明节前后,很多人都会去扫墓。扫墓会带备三牲祭品,水果是少不了,是不是所有水果都可以用来扫墓拜祭先人?俗语有说:“上坟不带五果,家中无灾祸”,哪五种水果不宜供奉给先人?

  第一是空心果,如哈密瓜、木瓜,代表不幸;第二是梨子,有分离的意思;三是莓类水果如草莓、蓝莓,因为“莓”普通话有“没”的意思,不吉利;四是一串串的水果,如荔枝、葡萄,有“串串随祖”,传统认为对祖先不敬;五则是多种子水果如石榴、百香果,多籽水果被认为是“不够纯洁”,恐有不敬之嫌。

  中国传统祭品都与...

中国古代也有愚人节?

  大家知道4月1日是“愚人节”,为什么会有“愚人节”?谁是愚人?

  愚人节,相传源于法国。但原来类似的活动节庆,早在中国古代已经出现。

  东汉汉武帝刘彻时期的僧人逸飞所著《局门广录》卷四记载:“四月丁寅,子弟俗以诡诓为戏,长老不以非礼禁。”

  大意说四月的丁寅那一天,年轻人会用互相欺骗的方法来开玩笑,而长辈也不会搬出礼法来扫兴。

  而西方愚人节由来,就是源自15...

扬州炒饭原是皇帝吃的?

  香港人喜欢吃的“扬州炒饭”,是用鸡蛋、虾仁、叉烧等食材烹调而成的美味炒饭。扬州炒饭远近驰名,它的由来有什么特别呢?

  这道美食的由来有几个版本,其中一个,相传是隋炀帝南巡江都(今扬州)时,命人煮他喜欢吃的“碎金饭”,就是鸡蛋炒饭,从此扬州人便把金色的鸡蛋炒饭称为“扬州炒饭”。

  也有另一个传说,扬州炒饭出自民间。早在春秋时期,扬州古运河邗沟上的船民,喜欢用鸡蛋炒饭。当时人们会把中午的剩饭留到晚上,加入一两只鸡蛋...

咸丰年嘅事 是什么事?

  如果说到一些陈年旧事,广东话会说“咸丰年嘅事啦”。   这句话其实话中有话,表示“不提也罢”。究竟咸丰年发生什么事,令后人会不愿再提呢?

  清朝咸丰皇帝于1850至1861年在位,这段时间广东一带发生了不少事件。例如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创立太平天国;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60年更是签订不平等条约,将九龙割让予英国。

  所以,咸丰年这段时间对广东人来说有很多不好的回忆,不提也罢。因此,后来广东人说起不堪回首的往事时...

事急马行田

  你一定听过中国象棋。中国象棋易学难精,例如有“马行日、象行田”的规矩,那么“事急马行田”又是什么意思?

  《三国志·魏书·李乐传》就记载了“事急马行田”的故事。

  在魏文帝黄初六年,位处东吴的孙权率兵亲征魏国,直逼曹魏辖下的江夏城。

  由于驻守江夏的守将文聘被围困,而曹魏大将军的侄子厉凉,就受命返京求援。厉凉原计画3天才能抵达京城,若要缩短行程,必须踩踏田地而不走正常大路,而按照当时规定,军士若踩踏...

“踢嗮脚”与马有关?

  香港人生活节奏急促,工作压力大,每天都要“踢嗮脚”。“踢嗮脚”原来还与马有关,你又知道吗?

  一群马赛跑的时候,前马蹄与后马蹄交替迅速,在旁边看起来就像马脚互相在踢一样,非常忙乱,就形成所谓“踢脚”了,而“踢嗮脚”的忙碌程度就更胜一筹了。

  这个词到了今天亦很常用,形容非常忙碌、忙乱的感觉。

  延伸阅读:䟴脚 (un 脚) 

醟醟哋 VS Wing Wing哋

  一班朋友吃喝畅饮,酒过三巡有醉意,有人就会形容自己“有点晕,Wing Wing哋”,“Wing Wing哋”其实正字为“醟醟哋”,“醟”同样音“Wing”。

  在《抱朴子·内篇·论仙》中有这个字,“覆溺者不可怨帝轩之造舟,酗醟者不可非杜仪之为酒。”意思说覆舟遇溺,不要怪责当初发明造船的人,同样自己喝醉,不要怪责酿酒的人。就是指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把责任推卸给人,要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才是上策。

  延伸阅读: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 

儃世界 vs 叹世界

  常听到人说:“中了六合彩就好了,可以叹世界!”“叹世界”,正字应该为“儃世界”,粤音炭,意思是从容、休闲的样子。

  “儃”这个字出现在《庄子· 外篇·田子方》:“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意思指有一位画师最后才来到,却神态自然,从容不迫,丝亳没有尴尬的样子,接受旨意后,也不恭敬站立,就回到馆舍去。

  “儃”,就是形容闲适样子,包括儃茶、儃咖啡、儃香烟、儃冷气。以后大家可别用错字了。

  延伸...

“翪瘟鸡”何解?

  有时在路上有人横冲直撞,旁边行人就会破口大骂:“成嗰翪瘟鸡!”(翪与中同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翪”这个字,在《尔雅·释鸟》出现过:“鹊鵙丑,其飞也翪。”“翪”就是鸟展开双翼上上下下乱飞的样子,原意是指鹊鵙样子丑陋,连飞的姿态都乱作一通,非常不像样。

  到了现代,人们也就把步履混乱、横冲直撞的人,也形容为像鹊鵙一样的“翪瘟鸡”了。

  延伸阅读:“草鸡”不吃草 

“穊挞挞”与吕后有关?

  有没有试过,当煮粥熬过了火,粥变得极为秥稠,就会不禁说“杰挞挞一锅粥”。“杰挞挞”的正字真的这样写吗?

  “杰挞挞”正字应该是“穊挞挞”。穊,音杰,《说文解字》中,“穊,稠也”意思就是浓密、浓稠。

  这个“穊”字,在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也出现过:“深耕穊种,立曲欲疏;非其种者,钼而去之。”

  这句话还与吕后有关。据说公元182年,吕后举办一场酒宴,席间刘章趁着酒兴唱出了一首讽刺吕后的歌,就是“深...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