遴迍 (论尽)

音︰leon4 tyun4

意思是笨手笨脚,粗心大意

  如果写“遴迍”,大部分人未必明白,但如果将此二字写成“论尽”,一般人都会了解。我们坊间常见的写法是“论尽”,但其实并非正式写法!

  遴迍原音是“论准”,“遴”解作行路不平衡,或是行路好困难,“迍”意思是步履蹒跚,行得不稳阵,遴迍就是处境困难、动弹不得,又可形容一个人笨手笨脚,动作迟钝,粗心大意,做事常出毛病。

  现今僯或遴字所从之“粦”于小篆中原书作上炎下舛(字作“㷠”),后书作上米下舛(字作“粦”),原来之“炎”后讹作“米”。《说文》:“䢯,行难也。从辵㷠声。《易》曰:‘以往䢯。’僯,或从人。”据《说文》,“僯”乃“䢯”之或体。

 

该煨

音︰goi1 wui1

意思是可惜、可怜

     “该煨喽! 你未结婚就俾人搞大咗个肚?”“该煨”有倒霉、可惜、可怜的意思。有些人将“该煨”写成“该烩”,正字是“煨”。

     “该煨”出自粤语歇后语“蕃薯跌落风炉——该煨”。煨,是将食物埋在炭火中烧熟,煨蕃薯自是又香又甜。不过如果蕃薯自己跌到风炉里,就无疑是自投罗网,而且还会被烧成一块炭...

收嗲

音︰sau1 de2

意思是闭嘴

     “唔好再讲啦﹗你收嗲啦﹗”“收嗲”即叫人闭嘴,“收嗲”的“爹”音是潮语茶字的读音,潮州话茶读“爹”(不是嗲),所以沙爹酱招纸是写沙茶酱的。粤语有叫人“收水”,源于叫人不要多说话。又有话人口水多过茶,于是“收水”变成“收茶”,再借用潮音变成“收嗲”了。“收皮”也是闭嘴的意思。其出处可追溯到赌...

蛇王

音: se4 wong4

意思是工作时偷懒

  广东话的“蛇王”并非指捕捉蛇或卖蛇店铺的主人,而是指工作期间偷懒、擅离职位的人。引岭南大学中文系讲师萧欣浩博士的解释,蛇有冬眠习性,可以长时间不活动,而偷懒者离开工作岗位,同样以静止休息为主,与蛇相似。

  因此,粤语指人懒为“大懒蛇”,“蛇王”取其大条的意思,指偷懒者是屡屡重犯,颇有经验,绝非初...

䟴脚 (un 脚)

音:ngan3 goek3

意思是不断抖腿

  䟴脚,是抖腿的意思。《说文》中:“䟴,动也。”,与震的意思相同。有云:“人摇福薄,树摇叶落”,而䟴脚一直被视为没仪态兼粗鲁的行为。

  广东话中䟴有不同的用法,变法和内容颇为丰富,例如“䟴身䟴势”是形容持续的、轻微摆动身体﹐是轻佻和不礼貌的行为。例如那位人士不但态度横蛮,和别人说话时更不时䟴身䟴势...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女人心海底针”下一句是什么?

  “女人心、海底针”这句俗语,从字面看,一根针掉进大海,当然很难找到,比喻女性心思难以捉摸。

   女性的心思细密、感情细腻,喜好和情绪,有时候就像3、4月的天气,骤晴骤雨,难以捉摸。虽然这句话出处已难以考究,但相信很大机会来自男性。

   这句话还有下半句,如今已很少人知道,下半句是:“就算捞到还扎人”,意思是即使能在海底捞到针,但这针仍是会扎人的。

   两句话连在一起,是形容女性根本不讲道...

九龙壁与“九五之尊”

  九五之尊象征帝位,这个词出自《易·干》:“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而紫禁城内就有不少象征九五之尊的地标,其中一个就是九龙壁。

  位于紫禁城宁寿宫区的皇极门外,有一座长29.4米、高3.5米、厚0.45米的九龙壁,是一座背倚宫墙而建的单面琉璃影壁。该九龙壁建于干隆三十七年(772年),壁上有九条大龙,正中央是黄龙,两侧各四条行龙。 

  古人把数字分为“阳”和“阴”,阳数之中,九是极数,五则居中,“九五”之制是为天子之尊的重...

珍妃井

  说起北京紫禁城内的人气景点,位于宁寿宫北端贞顺门内的珍妃井必定入选。光绪皇帝与珍妃的爱情故事可算是家传户晓,珍妃的葬身之处也就添上神秘色彩。

  珍妃生前是光绪帝的嫔妃,1889年入宫被封为珍嫔,深得光绪帝宠爱。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记载,在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帝仓卒逃难。临行前,慈禧命太监崔玉贵等人将珍妃推入贞顺门内井中溺死,珍妃就此毙命,而这口井就是现时故宫内的“珍妃井”了。1901年光绪帝回京,追封珍妃为贵妃,而珍妃...

“元宇宙”源自电影《雪崩》?

  近年,多家科技企业争相投入“元宇宙”领域,这个概念风头一时无两。元宇宙更入选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的“2021年度十大网路用语”。不过元宇宙究竟是什么?

  元宇宙英文为“Metaverse”,它并非一种技术,而是一个概念。此概念始于1992年的美国科幻小说《雪崩》,小说中,用户只需戴上耳机和眼镜,就可以通过“Avatar”(虚拟化身)在一个虚拟三维世界中自由活动,而作者将这个空间称为元宇宙。

  致力发展元宇宙科技的Facebook就曾经形容它为一个...

YYDS

  如果你会到微博追星、观看偶像的报道,或是与其他歌迷影迷分享偶像的消息,那么你一定在追星帖文中见过“YYDS”这个流行语。YYDS究竟是什么意思?连内地当红艺人杨洋亦忍不住提出这样的问题。

  女演员沈月也曾在参加节目时被问有关YYDS的意思,她误以为是指“永远单身”。其实YYDS即是永远的神“yong3 yuan3 de shen2”的汉语拼音缩写,泛指“大神级别难以超越”的意思,最初大多用来形容电竞选手。 

  内地游戏主播在直播过程中会将自己敬佩的团队称为“永远的神”,久而久之YY...

金坷垃  

  大约在十几年前,有一个被内地网民大肆嘲笑的广告,推销一款叫“金坷垃”的肥料添加剂,由于广告内容夸张又土气十足,成为内地网民恶搞及揶揄的对象,甚至连中国台湾地区的电视台也有相关报道,绝对是一代网民的集体回忆。

  “金坷垃”这个名字,意思就是“如黄金的坷垃”。坷垃这个词,原是女真语,女真人入主中原后,坷垃一词融入河南、山东、山西等黄河以北地区各地方言当中。坷垃在女真语中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团结,作动词用;二是泥土块的意思。随着时间变迁,坷垃成为了河南、山东、山西等地的一个土话,通常来形容泥土。

  由于上述产...

网络白目

  在广东俗语当中,我们会以“反白眼”来形容及表现失望、无奈等,原来在闽南语当中(主要是台湾闽南语),也有俗语与白眼有关,那是什么呢?       

  答案是:“白目”。闽南语当中的“白目”,与广东俗语的“反白眼”在意思上有颇大分别。“白目”直接的解释就是双眼只有眼白,没有瞳孔的眼睛,也就是有眼无珠的意思。因此,“白目”在闽南语中,会用来形容搞不清楚状况、不识相、乱说话、自作聪明的人。而这种人,往往是最容易闯祸。 

  还有一个网络用语是由“白目...

抛媚眼

  眼睛是心灵之窗,可以流露不同的情感,有时胜过千言万语。拥有一双迷人的眼睛是不少人所渴望的,有些人更能用一个眼神就可以颠倒众生,也有不少女生通过眼神传情达意,因而引伸出“抛媚眼”的说法。

  所谓“媚眼”,意思就是娇媚迷人的眼睛或眼神。在古代不少文人也将“媚眼”放进文学作品当中,例如隋代诗人的诗《后园宴》中,其中两句是“媚眼临歌扇,娇香出舞衣。”另外,唐代文人张祜的诗《赠内人》:“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唯看宿燕窠”也有使用“媚眼”此词。

  至于“抛媚眼”,广东话有时称为“抛生藕”,通常...

傻眼

  近年很流行迷因图这种网络文化,可是那些图有时会被一些网民说是会让人看得“傻眼”。

  “傻眼”就是愣住的意思,多用于表达无法置信的震惊,单从字面就很容易了解到,就是看了就傻了。在广东话当中可能我们较少会说这个词,但在普通话当中这就是一个常用词。

  作家马南村曾在其60年代的作品《燕山夜话·从三到万》中用到“傻眼”一词:“殊不知他根本还不曾入门,只学会一、二、三,对于所谓‘六书’等...

无眼屎 干净盲

  不少人认为过去的事没什么值得留恋,也没什么值得后悔,因此这些人会在一段恋情结束后,将与对方有关的东西扔进垃圾筒内,实行来个“无眼屎干净盲”。

  “无眼屎干净盲”这句广东话俗语,是有着眼不见心不烦的意思。至于如何解读这句俗语,坊间流传了不同的版本。其中一个版本是据说盲人多眼屎,如果“无眼屎”,便不是真盲而是装瞎,用作比喻对某些事情只当作看不见,是不想过问的意思。

   另一个说法是指人有眼屎便会弄得眼睛不舒服,因此没有眼屎的时候,即使是盲也...

情人眼里出西施

  爱情使人盲目,每当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看到一对看似并不匹配的情侣仍能擦出爱的火花,很多时会想到“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语。那么到底历史上是哪位人物最先有这样的体会?

  “情人眼里出西施”原话出自宋代诗话《苕溪渔隐丛话后集》的两句:“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有西施”。本意是指在情人的眼中,对方都如同西施一样美丽。

  不过,这句话却是出自一个与爱情完全无关的故事。

  相传在春秋时期,当时一名居住在越国都城外的樵夫秦仁,机缘巧合地在路上遇到三名正在逃亡的女子。

  三...

仇人见面 分外眼红;恩人相见 分外眼青

  足球新闻常会以一句“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来形容位处同一城市的两支球队的对赛。“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这句俗语,是指一对仇敌相遇时出现近乎失控的情绪状态。

  所谓的“眼红”就是二人都被对方激怒而呈现出来的激动样子,因为人类情绪激动的时候,全身血液运行加快,有可能使眼睛的微丝血管膨胀,令眼白出现红血丝,因而有“眼红”情况。因此,有人便以这个生理反应来形容仇人相见的瞬间,意指当敌对的双方彼此相逢时,格外怒不可遏。 

  这一句特别多用来形容同一地方的两支球...

食猫面 识貌面

  形容打工仔被老板无故责骂,会说“食猫面”,它的由来是?

  “食猫面”这句广东话俗语意思是被骂、捱批评,是由“识貌面”演变过来的。“貌面”即是脸色嘴脸,而让人“识貌面”本是指板起脸孔给人看,展露不悦的脸色让对方知道自己有所不满。由于有见骂人者的面色一般都不太好看,因此后来就有人就以“识貌面”去形容被狠狠批评的情境,久而久之人们就以“识貌面”的谐音“食猫面...

不能见光的猫腻

  在广东俗语当中,不少会用上“猫”字,例如“出猫”、“食猫面”、“食死猫”等,原来在北京也有俗语与猫有关的,这就是老北京话中的“猫腻”。

  “猫腻”是老北京话,形容偷偷摸摸、不见得光的黑箱操作,也可指是一件事情中的阴谋,就是不能让人知道的事。

  对于“猫腻”一词的由来,在北京城内有一个说法,说这个俗语是来自京城西南面的牛街。牛街是北京市内回民聚居之地,“猫腻”一开始写作“吗儿逆”或“码儿妮”,而这两个词源自波斯语“Ma‘nee””,...

狗口长不出象牙

  形容别人口中总说出不好的话,惹人生厌,我们会说“狗口长不出象牙”,这个俗语背后,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象牙是雕刻艺术品的上等原料,产于南方,往来中原的路途遥远,而且山高路险,相当危险,但由于价钱高,利润丰厚,因此象牙商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从事这门生意。

  民间传说,有商人为了让旅途更安全,特意养了一只狼狗,陪他千里往返。一次在路上遇到强盗打劫,狼狗咬伤强盗救了主人。此后,主人更加善待狼狗,狗也...

大雪兆丰年 无雪要遭殃  

  今天(12月7日)是“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第21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在古代,大雪时期的天气对农作物收成还有重要启示。

  “大雪”到临,北方地区会受冷空气影响,经常出现较大的降雪,引起地面积雪。

  对于农家来说,这个节气又隐藏着什么启示呢?北方有俗语:“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意思就是大雪当日有下雪的话,就预兆将迎来一个丰收之年;没下雪的话就要遭殃。

  究其原因,雪是水冻结的形态,大雪下雪意味着冬天下雪量充足,能...

狗咬狗骨

  广东话俗语“狗咬狗骨”是用来形容同伙之间自相残杀,或是彼此勾心斗角。虽然狗喜欢啃骨头,但理应不会无故伤害同类,更不至于咬同类的骨头吧?

  广东人用“狗咬狗骨”来形容此行为,所强调的不是残杀、争执,而是强调这是内讧,是同伙间的不和,因而比与异类争执更为残忍。在中国历代皇朝的权力斗争上,有两件“狗咬狗骨”的事最深入民心,其一是“玄武门之变”,唐朝李世民杀死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成功夺取太子之位;其二是曹操两子的“煮豆燃萁”故...

吴牛喘月

  “吴牛喘月”这个成语,与天气炎热有关?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吴牛喘月”典故最早出现于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佚文》,“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此句意思是吴地(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牛生性怕热,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因惧怕酷暑而吓得气喘不已。

  此外,南朝《世说新语》中也有相关的故事,一位名为满奋的大臣,从小生活在南方,特别怕冷,在洛阳冬...

“汗流浃背”与“汗出沾背”

  人们常以“汗流浃背”来形容天气炎热或是工作辛劳。

  不过,原来“汗流浃背”这成语并不单是指天气热或工作辛劳,而是有另一重意义。“汗流浃背”原作“汗出沾背”,出自《史记.卷五六.陈丞相世家》。汉文帝刘恒即位后,原来的右丞相陈平认为太尉周勃平定吕氏之乱,巩固汉室的天下,功劳比自己大很多,于是自愿将群臣之首的右丞相位置相让,自己降为地位较低的左丞相。

 ...

盲拳打死老师傅

  每一个成功的老师父,都必定经过刀光剑影、千锤百鍊,自然经验老道,处变不惊。然而见惯世面的老师傅有没有可能会被毫无套路和章法的拳术击倒呢?

  这正是民间俗语“盲拳打死老师傅”,指的是新手不讲求章法规则,误打误中,就连老师傅都无法招架。

  相传一位学艺归来的拳师,回到家中就与老婆发生了争执,老婆跃跃欲试想与他一较高下。拳师心想“我学武已成,还怕你不成?”没想到拳师尚未摆好姿势,老婆就已经张牙舞爪地冲上来,将他打得鼻青脸肿。事后别人问他:...

老豆 原来是尊称?  

   在广东话当中,父亲、爸爸又称为“老豆”,可能不少人都觉得这个称呼有点粗俗,其实背后有典故,最初还称得上是一个尊称。

  有一种说法指,老豆是由“老窦”演化而来的。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三字经》汇总就有四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是五代时期的人,本名窦禹钧;燕山就是他老家幽州附近的一座山。

  这位窦燕山养育的五名儿子,相继通过科举成为栋梁,为朝廷所效力。由于家中人才辈出,因此大家都说窦燕山教子有...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