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6-24
2012年6月24日,中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区域进行第4次下潜试验时,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开创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当天凌晨4时30分,“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即是新建船只出海进行科学试验)团队举行了试航员出征仪式,随后在5时正式开始下潜试验。5时24分,载着试航员叶聪、刘开周、杨波的“蛟龙”号潜水器下水,5分钟后开始注水下潜。8时55分,“蛟龙”号下潜深度已突破7,000米,随后在7,015米的深度第一次坐底。
在完成7,000米级海试第4次下潜试验后,“蛟龙”号在同日安全返回试验母船,成功创造最大深度达7,020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表示,“蛟龙”号在7,000米级海试中,经过4次下潜试验就突破了7,000米深度,说明潜水器性能稳定,海试人员水平正不断提高。
作为深海探测的重要工具,载人潜水器是各国海洋勘探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蛟龙”之前,世上只有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拥有深海载人潜水器,然而他们研发的载人潜水器最大工作深度均未超过6,500米,经常下潜深度也不过5,000米。中国“蛟龙”号从刚起步时的50米到5,000米,再到2012年的7,000米,一次次破纪录的深潜证明中国有能力在全球99.8%的海底探索,从中探究海洋生物乃至生命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