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劲=爽

  夏日炎炎,不少人因天气及潮湿关系而变得懒洋洋,在这样的天气下,除了去游泳消暑外,开着冷气、睡个午觉也是人生一大乐事。若在北方的话,人们便会大呼:“得劲”。

  “得劲”是一个流行于华北及东北地区的方言,河北、河南,安徽北部、山东中西部等。有说“得劲”是源自河南的方言,意思是指很棒,舒服.很爽,称心如意,多表示感觉很好的意思。在老舍《全家福》第一幕第二场就曾经有以下的对白:“你愈照顾我,我心里愈不得劲儿。”由此可见,得劲就是舒服的近义词。

  除了代表舒服外,得劲有时也用来形容漂亮,例如“这个地方风景可真得劲”,意思就是这个地方风景很漂亮。

相关标签

干仗

  在一些地区,聊天中时常会听到“某某人在‘干仗’”这样的描述,不要担心,这里的“干仗”可不是打仗的意思,而是指打架或者吵架的意思。 

  作家周立波在代表作《暴风骤雨》中就有用到这个词语,“他常常窝火:摔碗、骂人、打、跟大老婆子干仗。”另外,童边在《新来的小石柱》也有用到,“同学们以为他俩要干仗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干”字读作第四声时有“做”的意思,不少方言、俗语都会说到,如“干啥”、“干事”、“说干就干”等。而“仗”字...

金坷垃  

  大约在十几年前,有一个被内地网民大肆嘲笑的广告,推销一款叫“金坷垃”的肥料添加剂,由于广告内容夸张又土气十足,成为内地网民恶搞及揶揄的对象,甚至连中国台湾地区的电视台也有相关报道,绝对是一代网民的集体回忆。

  “金坷垃”这个名字,意思就是“如黄金的坷垃”。坷垃这个词,原是女真语,女真人入主中原后,坷垃一词融入河南、山东、山西等黄河以北地区各地方言当中。坷垃在女真语中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团结,作动词用;二是泥土块的意思。随着时间变迁,坷垃成为了河南、山东、山西等地的一个土话,通常来形容泥土。

  由于上述产...

傻眼

  近年很流行迷因图这种网络文化,可是那些图有时会被一些网民说是会让人看得“傻眼”。

  “傻眼”就是愣住的意思,多用于表达无法置信的震惊,单从字面就很容易了解到,就是看了就傻了。在广东话当中可能我们较少会说这个词,但在普通话当中这就是一个常用词。

  作家马南村曾在其60年代的作品《燕山夜话·从三到万》中用到“傻眼”一词:“殊不知他根本还不曾入门,只学会一、二、三,对于所谓‘六书’等...

盲拳打死老师傅

  每一个成功的老师父,都必定经过刀光剑影、千锤百鍊,自然经验老道,处变不惊。然而见惯世面的老师傅有没有可能会被毫无套路和章法的拳术击倒呢?

  这正是民间俗语“盲拳打死老师傅”,指的是新手不讲求章法规则,误打误中,就连老师傅都无法招架。

  相传一位学艺归来的拳师,回到家中就与老婆发生了争执,老婆跃跃欲试想与他一较高下。拳师心想“我学武已成,还怕你不成?”没想到拳师尚未摆好姿势,老婆就已经张牙舞爪地冲上来,将他打得鼻青脸肿。事后别人问他:...

老豆 原来是尊称?  

   在广东话当中,父亲、爸爸又称为“老豆”,可能不少人都觉得这个称呼有点粗俗,其实背后有典故,最初还称得上是一个尊称。

  有一种说法指,老豆是由“老窦”演化而来的。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三字经》汇总就有四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是五代时期的人,本名窦禹钧;燕山就是他老家幽州附近的一座山。

  这位窦燕山养育的五名儿子,相继通过科举成为栋梁,为朝廷所效力。由于家中人才辈出,因此大家都说窦燕山教子有...

狼过华秀只狗

  形容一个人为人处事用心狠毒,我们通常都会用到凶狠毒辣、残暴不仁等等的形容词,但在广东谚语当中,就有一句既生动又带有同等意思的句子,这句正是“狼过华秀只狗”。   究竟“华秀”是何人,他养的狗又为何会以凶狠而闻名?

  据说,从前佛山有一个名为华秀的茶叶商,他的其中一项技能就是斗狗。在他生活的时代,“斗狗赌钱”是闲时的娱乐之一,所以相中一只凶狠的狗某程度而言是可以为自己带来一大笔财富。华秀千挑万选之下,就找到一只相当威猛的狗,为他带来多场连胜。这只“华秀的狗”甚至在街上看到纸老虎也会即时扑上去嘶咬,凶狠无比。

 ...

佛山孝子似层层  

  方言很多时候承载着地方文化元素。广东话有一句俗语叫佛山孝子,歇后语是“似层层”,字面的意思就是“非常神似”、“似模似样”,这句歇后语是怎样产生的呢?

  俗语全句是“阿昆买水头耷耷,佛山孝子似层层”。在珠三角地区,办丧礼注重孝子要负责“担幡买水”,“担幡”即是担起一枝引魂幡,“买水”就是孝子用鉢装水,再用湿了水的毛巾向先人尸体从上至下洗擦三次,用意洗涤灵魂,让他们早登仙界。

  相传以前在佛山当地有一个叫阿昆的人,专门为一些没有儿子的家庭提供代客治...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埋单与买单

  在香港食肆尤其大排档用膳完毕后,客人会大喊伙计“埋单”,伙计会走到餐桌前“埋数”,点算吃了食物的数量,然后写下一张“单据”,让客人走到柜台付帐。“埋单”这广东词汇未几进了内地,演变成“买单”一词。

  “埋”有收拢、靠拢的意思,所以颗计会走到餐台前点算杯盘,“埋单”就是把消费的帐单收拢在一起,最后结帐。“埋单”有“执埋”以及“开单”两重意义。文学家刘以鬯所著小说《酒徒》(1962)亦多次用上此语:“我吩咐伙计埋单。”

  “埋单”的书面语是“结帐”。内地本来没有“埋单”一词,但由于“埋”跟“买”...

“任剑辉”猜一歇后语

   如果有人跟你说:“你是任剑辉吗?”是什么意思呢?

  任剑辉是粤剧界无人不识的名伶,很多人都好想像她一样大红大紫。

  但如果有人对你说:“你是任剑辉吗?”却有负面含义,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辉”字谐音“挥”,任剑辉谐音“任·剑·挥”,就是“拿起剑来任意挥动”的意思。

  于是就衍生出一条歇后语:“任·剑·挥——乱咁亮剑”,便是用来形容人太冲动、胡乱...

“哑子”有多少歇后语?

  哑子,就是哑巴,即不能说话的人。若不能说话,所有感觉都说不出来,只有自己承受,当中的酸甜苦辣的确不好受。

  现在就来介绍两个有关「哑子」的歇后语:

  首先,大家最熟悉的,当然是「哑子吃黄莲——有苦自己知」,意思就是吃了超苦的黄莲,想大喊出来却做不到,当中的苦味只有自己才知道。

  至于「哑子学发音」又会得出甚么结果呢?哑子不能说话,发音只能依依呀呀,那就有「哑子学发音——噏得出就噏」,表示那些口不择言的...

“三月的桃花”下一句是什么?

  三月是花儿盛放的季节,与之相关的歇后语也有不少,有一句“三月的桃花”,知道下一句是什么吗?

  桃花通常在三月盛开,花期短暂,通常只有几天到一周左右。这种自然现像被用来比喻事物的盛期短暂,美好时光难以持久。

  桃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著美丽而短暂的事物。例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中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这种象征意义也体现在歇后语中,成为对生命或社会...

屋漏偏逢连夜雨

  形容不幸事接连发生,广东俗语有:「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个形容词原来有一个典故的。

  这句话见于冯梦龙《醒世恒言》:「这等苦楚,分明是: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意思是屋顶已经破掉,偏偏遇上连日下雨,夜晚还下个不停;此外,船只已经较预定的航行时间晚了,偏偏又遇上逆风,令航行变得更慢。真是祸不单行。

“三月里扇扇子”下一句是什么?

  说到春天,有一句有趣的歇后语“三月里扇扇子”?你知道下一句是什么呢?

  农历三月,大地回春,清风送爽,人们摇起扇子,感受阵阵清风吹来的快意。于是,便有“三月里扇扇子—满面春风”这句歇后语,描绘出人们在春日里心情愉悦、满脸笑容的状态。

  “满面春风”这词语最早见于宋代程节斋的《沁园春》词:“满面春风,一团和气,发露胸中书与诗。”后来,元代王实甫在《丽春堂》第一折中也有...

“三月天孩子脸”下一句是什么?

  有没有听过中国一句有趣的歇后语“三月天孩子脸”?下一句是什么呢?

  这句话是一句民间谚语,在农村地方经常听到,不过不是阳历的3月,而是农历3月份,大约就是阳历的4月。

  意思是:到了农历3月之后,可能会遇到频繁的阴雨天气,原本上午是晴空万里,结果下午就开始暴雨连绵。而农历3月正是播种的时候,雨水较多的话,农作物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农民最害怕农历3月的天气。

  农历...

天要下雨 娘要嫁人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句典故,背后诉说了一个相当凄美的故事。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俗语大家都耳熟能详,意思指有些东西是天意难违的,就像下雨,没有人能够阻挡,但娘亲已为人母,真的要再嫁人?也是天意难违吗?

  话说有一个书生叫朱耀宗,年幼丧父,母亲见他十分聪慧,便把他送到张中举老师那里读书。朱耀宗不负众望,十五岁中了秀才,十八岁更高中状元。皇上见到他一表...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可能你也曾经望出窗外,看见左边的天空阳光普照,右边的天空却下起雨来,跟“东边日出西边雨”一样,这现象好像不是晴天,但其实晴天仍在,而这个“晴”也跟“情”相关联。

  这是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全文: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是一篇描写少女情怀的诗歌。在青青杨柳的江边,少女听到心上人的歌声。他一边朝着江边走来,一边唱着歌,他是不是对自己也有意思呢? 看到天上骤晴骤雨的天气,东边出着太阳、西边下着雨,...

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

  有什么是借春雨而寄情的凄美诗句呢?这里便有名句:“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它出自谁人之作,又指什么呢?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春雨》,全诗如下: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李商隐在这首诗中,借助春雨的迷濛,烘托出别离的寥落与思念的真挚。当中“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

做冷欺花 将烟困柳 千里偷催春暮

  春天天气乍暖还寒,古词有这句:“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寒冷竟能“霸凌”花儿?

  这句话出自宋代词人史达祖的《绮罗香 · 咏春雨》。首五句仔细描写春天:“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

  做冷欺花:春雨挟着冷气,仿佛故意“霸凌”早开的花朵,使它们受到寒意的侵扰。这里透过“做冷”和“欺花”赋予春雨一种冷峻、无情的特质。

  将烟困柳:春雨带来的雾气弥...

好雨知时 万金欲买初无价

  古人描写春雨,会媲美为“万金”,或是“无价”品,字句还有优美。这两句出处何在呢?

  这两句出自《点绛唇 · 春夜喜雨》,是元代文学家王恽创作的一首词,全词如下:

  好雨知时,万金欲买初无价。

  种花才罢,似为芳枝下。

  花重宫城,好个风人雅。

  从飘洒。探花走马。明日春如画。

  这首词以“春夜喜雨”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词中“好雨知时,万金欲买...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天雨水特别多,有不少古诗词都有描写春雨的情景,著名的有“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代表作《滁州西涧》,原文是: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透过描写滁州西涧的幽静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宁静与孤独。前两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描绘了涧边的幽草与树丛中的黄鹂,营造出一种清幽...

天涯何处无芳草

  形容不必过分眷恋某些人或事物,我们会说:“天涯何处无芳草”,原来这句话与春天有关,具体怎样理解呢?

  这句话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蝶恋花·春景》,原词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透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色与情感,当中“天涯何处无芳草”成为千古名句,字...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春天来临,大地回春。在古诗中有很多生动的描写,例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具体怎样理解呢?

  这两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全诗是: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人描绘了早春时节西湖的美景。诗人从孤山寺北出发,沿途看到早莺、新燕、野花、浅草,从中感受到春天...

一生之计在于勤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之计在于寅

  要计划一年大计,在春天进行是最理想的,要计划好一天的事情,则清晨时分进行也是最佳的。

  我们常听到这句话“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自南朝.梁萧绎《纂要》。

  而有另一句意思十分相近的,出自《增广贤文》:“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一日之计在于寅。”

  中国以农立国,对农耕十分重视,农耕亦跟天气季节息息相关。在二十四气节之中,以立春最为重要,立春为二十四气节之首。立春...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下两句是什么?

  踏入春天,想起一首好玩的打油诗《四时不读书乐》,虽然出处不详,但绝对是经得起时代考验。

  上世纪30年代,林语堂先生在一次题为《论读书》的演讲中已引用过,到今时今日这首打油诗依然瑯瑯上口,可见它确实道出莘莘学子的心声。

  《四时不读书乐》首两句“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大家都耳熟能详,但下两句是什么呢?原来流传着很多版本,包括“秋高气爽正好耍,严冬难耐望来年”,以及“秋有蚊...

春风风人 夏雨雨人

   “春风风人”意思是像春风一样地吹拂着人,“夏雨雨人”就是像夏雨一样滋润着人。这句话看似形容天气,实际并不是。

  这两句话出自西汉刘向《说苑 · 贵德篇》,全句是“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这句话并不是形容天气,而且形容及时给予他人帮助。背后故事还与齐国相国管仲有关。

  春秋时期,梁国相国孟简子因罪逃到齐国,齐国相国管仲亲自出来迎接。管仲知道孟简子原有门客三千,现在却只有三个跟随他,...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中国古代有不少诗句都以梅花为题,著名的有宋代王安石的《梅花》,具体有什么含意呢?

  宋代王安石《梅花》,全诗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墙角”显示梅花生长的环境偏僻,不引人注目,但梅花毫不在意,依然独自开放。这里既凸显了梅花的孤傲,也展现了它不畏严寒的坚韧。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要怎样才知道大地回暖?古人往往把眼前的情景刻画在画或诗中,让一幅幅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跃然于纸上。

  北宋有一位名僧惠崇,他精通画画,常能把眼前美景用画笔呈现出来。有一天他看到眼前的桃花绽放了两三枝,又看到江水上的鸭子悠然畅泳,于是就用画笔把这瞬间描绘下来。

  后来,诗人苏轼又在此画上题诗《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中一首便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如今...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本无色,用“绿”来形容的确特别,究竟出自哪名句呢?

  这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这句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用得极为巧妙,不仅描绘出春风吹拂下江南大地一片新绿的景象,还赋予了春风以情感和生命力。诗人透过“又”字,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对...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