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用粤语写成?  

  唐诗宋词文字优美、抑扬顿挫,当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文学作品。不过,大家有没有留意到,唐诗宋词间中也有一些好像口语的粤语字词,为什么呢?

  唐诗宋词中的口语,例如有李白的“莫使金樽空对月”,“樽”是粤语口语;苏轼的“宁可食无肉”,“食”也是粤语;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几多”也是在粤语中常用的字词或说话。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梁银峰指出,古代文学作品是用当时的官话(唐朝以前叫雅言)写成,而官话或雅言,都属于北方话。唐诗宋词一定以北方话书写,反而是后来的粤语继承了一些古代用语。这些古语或粤语口语,令唐诗宋词变得更灵活读起来更铿锵有力,成为能够传颂千古的文学宝典。

  延伸阅读:趣读中国文化|“宋词元曲”是用来唱的? 

装修“剫木佬”

  当要装修或要打造一个木制家具时,就要找“斗木佬”,即木工师傅。   原来“斗木佬”真有其字,正写就是“剫(音斗)木佬”。

  根据《尔雅·释器》:“木谓之剫”。

  “剫”其实是个会意字。木材经过量“度”,再由“刂”切削加工,制成建材器具,大至殿堂房屋,小至日用家具。

  “剫”原本专指木材加工,因为当中包括思考,以及测量、设计、切割、组合、打磨等精细工序,后来就被引伸到其他领域,如做计划、写文章、作画、工艺制造等等,有反...

“黄粱一梦”梦了什么?

  “黄粱一梦”比喻荣华富贵终归虚幻,劝喻世人不用太过执着,原来是出自一个奇幻故事的。

  典故是这样的: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个穷困潦倒的卢姓书生,在上京赴考的途中经过一间旅店休息,碰巧遇到一位道士,两人畅谈甚欢。

  言谈间,卢姓书生感慨自己虽贵为读书人,但一直未能考取功名,仍然贫困,感到十分落泊。于是,道士拿出一个青瓷枕头,让卢姓书生睡一睡,便能满足他希望得到荣华富贵的愿望。

  这时,...

出污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出污泥而不染”这一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比喻即使身边的同侪品行恶劣,恶行昭彰,本身仍能鹤立鸡群、独善其身,不受身边伙伴的影响,这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恰恰相反,因而受到大家的称赞。

   北宋时期的包青天铁面无私、廉洁公正、不附权贵,敢替老百姓抱打不平,跟官场中人贪污成风形成强烈对比,可谓“出污泥而不染”的典范。

   此语出自宋朝周敦颐的《爱莲说》,原文提到晋陶渊明喜爱菊花,唐朝以来世人甚爱牡丹,唯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意思是说,莲花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

喇叭裤

  喇叭裤曾于六、七十年代大行其道,由著名乐队ABBA,到本港温拿乐队的成员,都对喇叭裤情有独钟,配上紧身上衣或衬衫,象征当时年青人的时尚潮流,你又知不知道喇叭裤衍生了一句有趣的俗语?

  这种流行了二、三十年的时装潮物,也被人视为一种隐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此话何解?

  喇叭裤是一种从膝盖处向下变宽,裤腿呈钟形或喇叭形的裤子,其上部分的剪裁是贴近大腿的,属“髀上不足,髀下有余”的设计,即髀上设计狭窄,但髀下则宽松。广东话俗语爱借其音,遂成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即状况处中...

扬州炒饭原是皇帝吃的?

  香港人喜欢吃的“扬州炒饭”,是用鸡蛋、虾仁、叉烧等食材烹调而成的美味炒饭。扬州炒饭远近驰名,它的由来有什么特别呢?

  这道美食的由来有几个版本,其中一个,相传是隋炀帝南巡江都(今扬州)时,命人煮他喜欢吃的“碎金饭”,就是鸡蛋炒饭,从此扬州人便把金色的鸡蛋炒饭称为“扬州炒饭”。

  也有另一个传说,扬州炒饭出自民间。早在春秋时期,扬州古运河邗沟上的船民,喜欢用鸡蛋炒饭。当时人们会把中午的剩饭留到晚上,加入一两只鸡蛋...

一抽二掕

  购物过后,两手拿着几袋战利品回家的样子,常用“一抽二掕(lang3)”来形容。

  一抽二掕,也有人写成“一抽二襱(lang3)”,读音和意思都是一样的。

  究竟什么是“掕”?“掕”字有用绳扎紧,用勾挂住,或者把东西捆在一起的意思。“一抽二掕”形象化地描述了左一袋右一袋的样子。

  形容同样景象的,广东话中还有“藤掕瓜、瓜掕藤”,也非常常用。

  延伸阅读: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

“藏蒙哥儿”这游戏你一定玩过

  无论时代如何进步,小朋友们的游戏都依然好简单,只要大家到公园看一看,都会看到小朋友们相互追逐着捉迷藏。

  在北京话当中,捉迷藏有一个特别的说法,叫作“藏蒙哥儿”,也叫作“藏猫儿”、“藏矇格儿”、“藏觅歌儿”。

  “藏蒙哥儿”中的“蒙哥”跟历史中的蒙古大汗蒙哥没有关系,而“蒙”字,其中一个说法指是从“盲”字演变过来。

  明代徐昌祚所著的《燕山丛录》末附《长安里语》记录了一些当时的北京词汇,当中有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