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3-01-13
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的陶俑,是如何制作出来的?项羽真的曾破坏秦始皇陵园和兵马俑坑?这些谜题的答案,正随着最新考古发掘成果,变得更加清晰。一起来了解,持续10多年的兵马俑第3次发掘,有什么最新发现!
兵马俑发掘成果:疑为投降项羽秦兵破坏
陕西省文物局在1月12日发布2022年度陕西重要考古发现,其中秦始皇帝陵的考古发掘又有新收获,考古人员新发现了220多件陶俑、16匹陶马、战车4乘等文物。
这些考古新收获是来自对兵马俑一号坑的第3次发掘工作,不只有文物,还涉及到兵马俑如何遭人破坏的疑云。
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馆的介绍,针对兵马俑遭焚毁的原因,目前学术界有3种观点,分别是自燃说、葬仪自焚说,以及秦末项羽军队焚毁说,但这些假说多年来都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支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员申茂盛表示,此次考古发掘显示,兵马俑坑的甬道被人挖开过,推测有人曾经利用甬道,进入俑坑。
申茂盛分析指,能够利用甬道进入俑坑进行破坏的人,一定是参与了俑坑修建的人,联想投降项羽的秦兵,这些人如果是接受了项羽的指令来破坏的话,一定是轻车熟路,所以,甬道的迹象可为项羽破坏秦始皇陵园和兵马俑坑,提供非常有力的佐证。
此外,这次发掘还初步釐清了兵马俑军阵的排列规律,而且弄清楚了秦陵陶俑的制作程序。
考古人员通过发掘,认为俑的双臂是单独制作的,等到陶俑的躯干完全制作好之后,会再进行二次覆细泥,完成铠甲等的细节雕饰后,才会粘接上双臂。
本次发掘工作中,彩绘保护与文物修复也有了新突破。截至目前已修复了140多件陶俑。
兵马俑一号坑3次大发掘 见证中国考古发展
兵马俑是秦始皇帝陵外围的一组大型陪葬坑,二者一起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目前已经发现3座兵马俑坑,其中一号坑的面积最大,平面呈长方形,总面积14,260平方米。按照排列的密度估计,在全部发掘后可以出土6,000多件陶俑、陶马。
1974年被当地农民偶然发现的兵马俑,早已名扬天下,但其实它的面积庞大,发掘工作并没有完成。对一号坑的多次发掘,也见证了中国考古的发展。
早年间,在一号坑曾进行过两次考古发掘。第一次是在1978年到1984年间;第二次是在1985年,不过因为当时的技术和设备不够完善,为了更好保护文物,第二次发掘只进行了1年就停止了。
本次对兵马俑一号坑进行的第3次考古发掘,由2009年开始,与上一次已经相隔约20年。20多年后,秦俑博物馆已经具备了保护出土文物的能力,取得国家文物局的团体领队考古发掘资质,因此才正式开始第3次发掘。
第3次发掘工作一直持续到2022年,耗时10多年时间,发掘面积约430平方米(约等于4,628平方呎)。期待未来随着中国考古能力不断提升,可以揭开更多未解之谜。
延伸阅读:由兵马俑考古 看中国文化古迹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