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乐见更多青少年成为故宫文化传承守护人

编辑︰郭晓阳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国宝高达180多万件(套),在保存和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且因承载了中国的灿烂文化与悠久历史而享誉全球。  

中国文化|故宫博物院与中国文化研究院合作推教材

  “故宫博物院与中国文化研究院首次携手合作,推出‘我们的故宫’系列教材,机会珍贵且难得。”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介绍,在双方通力合作下,以故宫为核心的教育资源转化为适合香港教育背景的多元教材,让故宫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式走进香港校园,加入孩子们的课堂学习中。这是一次开创性的尝试,也是一次积极的文化传播。(12月27日《光明日报》)

中国文化研究院将北京故宫的传统文化製作成展板,方便阅读
中国文化研究院将北京故宫的传统文化制作成展板,方便阅读;每一个展板均有特定主题,让学生可以更容易了解不同范畴的文化。(图片来源:中国文化研究院)

  可以说,故宫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播视窗,其收藏的文物记录、表达着中国各个地域文明精华和中华民族艺术精粹,而且通过海外贸易等汇集而来的逾万件西洋文物,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为让更多的包括香港青少年在内的中华儿女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滋养,今年故宫博物院与团结香港基金辖下中国文化研究院联合推出“我们的故宫”系列教材。这套教材在保证内容科学性的同时,兼具趣味性、互动性,贴合香港青少年的学习习惯。

  在选材上,该系列教材注重配合学校的跨课程主题活动,紧密配合语文、历史等课程内容,为学校教育充当有益的补充。

  延伸阅读:故宫为何叫紫禁城?

中国文化|将传统文化“生活化” 让国宝“活起来”

  此外,教材不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而且特别注重“生活化”。譬如展现故宫“生活美”的展板,以清代帝王在紫禁城中的日程为线索,呈现了皇帝书房和卧室的环境。孩子们可以从自己每天也要经历的平常事中体会古今差异,感受学习的趣味。

学校可以把挂图印成海报,张贴在学校的不同位置,让学生能随时随地都学习到故宫文化。挂图上有延伸学习二维码,直接连结到不同的学习资源。
学校可以把挂图印成海报,张贴在学校的不同位置,让学生能随时随地都学习到故宫文化。挂图上有延伸学习二维码,直接连结到不同的学习资源。(图片来源:中国文化研究院)

  更让人感兴趣的是,该系列教材包括专题展板、大挂图、故宫VR、动画、工作纸、“故宫100题学习平台”等,还打通中文、历史、常识、音乐、生活与社会等多个科目,使故宫文化渗透进学与教的每一个板块,真正能让国宝“活起来”,“走”进每一位青少年的心中,助力青少年真正成为故宫文化的传承守护人。

  尤其是,通过这种形式把故宫国宝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进香港校园,融入学生的课堂学习中,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巨大魅力,有助于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主动承担起传承弘扬灿烂中华文明的使命。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当前全球化时代和文化多元主义的背景下,不同的文明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渗透加剧,我们更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

通过AR、VR或裸眼3D的技术,将国宝呈现出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AR、VR或裸眼3D的技术,将国宝呈现出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图为其中一个国宝在全息投影的示范。(图片来源:中国文化研究院)
中国文化研究院把由故宫博物院提供的国宝立体图像,加以整理,便可利用“全息投影”技术,用自製的全息投影器及平板电脑,把国宝立体地呈现出来,犹如把国宝带进家里一样。
中国文化研究院把由故宫博物院提供的国宝立体图像,加以整理,便可利用“全息投影”技术,用自制的全息投影器及平板电脑,把国宝立体地呈现出来,犹如把国宝带进家里一样。(图片来源:中国文化研究院)

中国文化|推动民族价值观 激发年轻人对传统的热爱

  同时,文化认同对于民族内部是价值观及其凝聚力、向心力,在民族之间就是影响力、吸引力和同化力,也就是文化软实力。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要不断激发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就需要文化职能部门和各类博物馆、相关高校、各类中小学大力引导,努力用年轻人喜欢的知识储备、思考方式、思维特点来保护传承传统文化。

  要尊重、鼓励并接纳年轻人提出的文化传承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年轻人用自己的视角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爱,让更多年轻人在传承上“破圈”。 

  延伸阅读:我们的故宫教材还有哪些?

(原文转载自28/12/2022 新华网)

重阳插茱萸 三插三不插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来自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提及了古代中国重阳节一个重要习俗,就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种植物,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古人在重阳节时,会将茱萸插在家门前及戴在头上,根据晋代周处《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重阳这一天,民间流行茱萸插头上,以御初寒消灾避难、预防瘟疫等。

  另外,唐代风俗志《岁华纪丽卷第三》也记载了重阳节时人“重九登高”和“菊制龄、萸系臂”的风俗。

  为何重阳...

中国不同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剪纸工艺

中国文化|推动民间艺术繁荣发展

中国拥有不少传统体育运动值得推广

让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全民健身

中医和中医药都需要提升信息化发展

中国医疗|为中医药传承创新注入新动能

中国农业需要由自己掌握

中国农业|秋粮满仓 端牢“中国饭碗”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上海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对“天下”的想像:一个乌托邦想像背后的政治、思想与学术

风筝 女孩 男人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导航 “叔叔,你真棒”滋润人心

中国与美国
编辑之选

高志凯:不管谁当总统 中美关系都会经历惊涛骇浪

天安门广场、白宫
马凯硕

马凯硕:是时候与非西方开展对话了

罗伦斯将军 潮游三国

三国旅游|成都武侯祠 中国唯一君臣合祀祠庙

医疗革命和技术进步人工智慧
张维为

张维为看中国“不可能产生科学革命”论调

香港达德学院是共产党在港建立的一间大专院校。校舍原是泷江别墅,芳园是别墅的别称。
丁新豹

丁新豹回顾达德学院 汇聚共产党专才的香港大专院校

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週,机器人表演
金灿荣

金灿荣看第四次工业革命 中国地位举足轻重

农田、货柜船
温铁军

温铁军从土地和海洋文明 看东、西方两大文明的差异

当代中国 时评

人均寿命不断延长 中国人的“长寿密码”有哪些?

共同富裕
Qiyuan Lu
卢麒元

卢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国扩大经济共同体成关键

中国在智慧科技养老上仍有很大发挥空间
新华网 时评

智慧生活|以智慧技术赋能养老服务

人民币暂时难以取代美元地位
雷鼎鸣

雷鼎鸣看中国经济|人民币取代美元的障碍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看东西方人生态度大不同 西方哲学不能变成中国思想

中青时评

“铁路+旅游”激发旅游市场新动能

中美关系尚未到解冻阶段
环球时报 社评集

中美关系|欢迎中美关系“解冻” 但美国必须来真的

呼伦贝尔草原
陈万雄

陈万雄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战皆在呼伦贝尔草原

中国愿意和世界各国落实多边主义
央视快评

中国经济|携手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

霞飞宸

霞飞宸解说马远《水图》:取材及手法绝无仅有

 美元人民币
翟东升

翟东升从日德汇率政策 预示不干预人民币升值利多于弊

当代中国-林奋强-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香港第一次
林奋强

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 香港第一次

当代中国-名家-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金一南

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樊锦诗

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当代中国-名家-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张信刚

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当代中国-名家-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莫言

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当代中国-名家-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 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当代中国-吴家玮-吴家玮穷小子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吴家玮

吴家玮穷小子 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当代中国-李光耀-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李光耀

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当代中国-单霁翔-今年故宫600岁
单霁翔

修缮保育 北京故宫迎来600岁生日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