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10-20
秋天,是农作物收成的季节。在江门新会,每到这时,村前村后遍地都是剥开了的新会柑皮,绿的橙的金黄的,在阳光下混成了一幅幅充满意境的图画。
江门独特的山水气候,适合柑橘大量生长,柑皮晒干后成为万用的新会陈皮,能吃能入药,是“广东三宝”之一,且愈“陈”愈有味道。
700年历史新会陈皮 广东三宝之首

在江门新会区天马村、茶坑村的大街小巷,从10月秋收开始,只要在天朗气清的日子,就会有一批批新鲜采摘的柑皮被运送来,工人们把预先剥了果肉的柑皮外翻,整齐有序的摊铺在地上,柑皮香气满溢,整个村落成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充满果香的缤纷世界。
“广东三宝”有陈皮、老姜、禾杆草。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所载:“(陈皮)今下以广中来者为胜”。广中即新会,即是说从古时开始,江门的新会陈皮已是最优秀的品种。
新会陈皮|水土得天独厚 新会茶枝柑皮最有名

新会的气候,为陈皮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新会地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温度适中、日照长、雨量足;加上新会是潭江、西江交汇冲积而成的平原地带,土地肥沃,是非常优质的柑类栽培区。
江门新会陈皮之中,最优秀又数茶枝柑的皮。茶枝柑是从野生品种驯化而来,最早于宋、元时期开始种植,距今已有700年历史。新会高温潮湿的气候,令果皮生晒过程形成了独特的节奏。
这个独特的生晒节奏叫做“湿陈化”,高温潮湿的气候与肥沃的土壤,有利形成片张较大、厚度适中、油胞粗大饱满、芬香浓郁的高质量陈皮,是当地独有。
新会陈皮|生晒至少1年才算陈皮 保存百年成宝物

不讲不知,原来并非所有柑皮都能叫作“陈皮”,真正配称为“陈皮”必须要与“年资”挂钩。新鲜柑皮经过生晒数天后,收干水份就成为果皮,后续再进行防蛀及保存工作。
行内人介绍,前3年是柑皮的不稳定期,每年5、6月及11、12月都要搬出来“翻晒”,一年之后才能基本称为“陈皮”,而陈化3年或以上皮质基本稳定,只要密封妥当,放上百年绝对没有问题。
新会陈皮混身是宝 愈“陈”愈有“价”

新会陈皮真正备受追棒,是因为它的药用和保健价值。在中医看来,陈皮是“和药”,能调理脾胃、气血不和,而在所有“和药”中,新会陈皮排名第一。
700年来,每年秋收时分,江门新会遍地柑皮,描画出当地独有的风情。新鲜柑皮的清香与翻晒陈皮的浓厚香气,混和在空气中,是新会人钟情的家乡味道。
延伸阅读:贺年食品|广东春节必吃“咬崩牙”炒米饼 原来硬得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