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奋强的香港情:想飞、要飞、起飞!

编辑︰郭晓阳

  疫情之下,已逾1年不能飞出去看看世界。在香港这弹丸之地,自己的脚印已遍布高山洼地,可以去看看、去认识、去细味的地方都去过了。真的“想飞”出去,重见香港以外的大世界!而且,笔者有责任“要飞”出去,看望身在远处的几位老人家!他们余下的时间未必很多,令我更加着急要飞!

林奋强鼓励接种疫苗:打针差不多不会死人

  可幸,笔者早几天已接种疫苗,待打完第2针就可以起飞了。过往1年多积累下来、长达几十版的“To-do list”终可积极处理。我实再不能亦不会再等,真的要“起飞”了!

  既然有比淘宝更方便的网上预约、比麦当劳买汉堡包更短的等候时间,何以仍有这么多人在“剥花生”、不第一时间接种疫苗,伸手争取这张能迅速令自己、家人及朋友“回复自由”的机票呢?

  笔者相信,是因为香港资讯特别混乱,令人犹豫。所以笔者想分享3项说服了自己、令我立即上网预约打针的科学数据,希望港人不再“自己吓自己”而错过了这个走出“半牢狱”生活的唯一捷径。

当代中国-林奋强-林奋强的香港情:想飞、要飞、起飞!
要如何提高市民对于接种疫苗的信心,除了鼓励之外,政府不妨提供更多诱因,例如方便外游或出行,甚至免隔离等安排,都是提升市民接种疫苗的意愿的安排。(图片来源:AP)

  世上当然没有绝对安全的事,但海量的高质数据能让我们更准确掌握或然率。近日,社会不断在香港只得约30万的接种数字中鸡蛋里挑骨头,绝对是以偏概全。

  香港人熟悉的英国及美国,今天的接种数字比本港多不只500倍。因此我们应尽量运用香港迟别人3个月才起步打针的“后发优势”,仔细研究英美极贴地的“白老鼠”数据。笔者相信港人身体不是“构造特殊”,理应可直接与其他接种人群的反应比较。

  美国已完成1.47亿剂疫苗的接种(成年人口2.09亿),而最受新冠病毒威胁的长者,亦有近70%已经接种最少1剂疫苗。

  美国疾控中心(CDC)当然有机制记录及研究所有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的个案。CDC最新的报告表示,由去年12月14日开始疫苗接种至今年3月15日为止,收到1,913宗死亡报告,并已跟进了所有案件,包括研究解剖报告及死者生前的医疗档案。

  CDC的结论是,接种疫苗没有间接或直接导致死亡(revealed no evidence that vaccination contributed to patient deaths),而死亡个案是1亿多接种宗数的0.0018%。极粗略来说,用同一比例放于香港人口,我们可以预期“疑似疫苗死亡”可达133宗。

  至于起初“佛系抗疫”、连未达长者年龄的首相也“中招”的英国,其疫苗接种率比美国还佳︰55岁以上人口已有85%接种疫苗,更重要的是,80岁以上人口96%已接种,70至79岁有95%,65至69岁亦有90%,以上占该年龄组别人口近9成的白人统计成绩近乎完美!至今,接近50%英国成年人口已打过针,和美国一样没有惊人的死亡个案。笔者居于英美的多名90多岁长辈朋友亦已顺利接种,因此如释重负,放心地生活。

当代中国-林奋强-林奋强的香港情:想飞、要飞、起飞!
除了在数据上给予市民接种疫苗的信心外,政府同样需要在疫苗的安排和保护上做好,以免再次出现有疫苗因为包装问题,被迫要暂停接种的安排,这样对于接种疫苗的信心同样不是好事。(图片来源:Getty)

  相比3地,本港长者明显是最危险的一群,因为接种率极低!其实,英美的“老友记”不会比香港健康︰本港长者不但比他们长寿,而且我们严重不健康的超肥公公、超胖婆婆也肯定比他们少。

林奋强:疫苗最大短期风险是过敏性休克

  一如其他疫苗,新冠疫苗在接种短时间内的最大风险,是身体出现突发性敏感,严重者可令人休克(Anaphylaxis)甚至死亡。

  可幸的是,CDC发现过敏性休克极为罕见,每100万宗接种中只有2至5宗,而且发病亦通常会在打针后30分钟内。那么以香港130万名长者计,亦应只有3至6宗。更加令人放心的是,接种者需休息30分钟以作观察,接种站亦有抗敏感药备用。

林奋强:人生无常 香港每日150人离世

  香港平均每年有近5.5万人离世,差不多是太古城住客的1.5倍,日均近150人。自然地,离世者中占比最多是长者。随着疫苗接种计划又由最需要保护的长者群组开始,当然在接种之初,占打针人群最多的长者,同样会占之后几天自然死亡数字的一部分。

当代中国-林奋强-林奋强的香港情:想飞、要飞、起飞!
对于踊跃参与接种的市民,政府可以邀请他们现身说法,分享接种疫苗的过程和想法,同时鼓励他们向身边人推广,积极达至接种早日在社区普及。(图片来源:Getty)

  不过,正如英美的数据印证,接种者死亡与疫苗并无直接或间接关系,阅读香港数据时也应科学地了解因果关系。人生无常,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在每日150名死者中,除了有人打过针,也可能有几十人在死前几天吃过叉烧、吃过菜。那么,我们又是否要将叉烧和菜与死亡扯上关系呢?

  归根究柢,只有“群体免疫”才是终结疫情、拯救生命的真正办法。严厉的社交距离措施,表面上可防止传染,但长时间的社交疏离,不单会重创经济,更会严重伤害我们的生理及心理健康!1年前,美国卫生局前局长Vivek Murphy提出“社交抑郁”(Social Depression)的概念后,全球各地亦愈来愈多的数据指出“非疫情相关的健康状况”有急转直下的趋势!例如孤单及独自居住,会增加死亡率26%至32%!若我们迟迟未能做到群体免疫,那么疫症以外的死亡数字可能会比新冠病毒出现之前还高!

  这个发现对港人理应不会难解︰抗疫逾年,大家由“抗疫疲劳”演进成“抗疫绝望”;餐厅、健身室、戏院、美容院等处所开了又关、关了又开;海外旅游更由香港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几乎变成了“集体回忆”;三代同堂饮茶成为奢侈;小孩上网课成为常态;一宗宗疫下未能见亲人最后一面、家庭摩擦纠纷甚至伦常惨案变成无人关心的数字!

当代中国-林奋强-林奋强的香港情:想飞、要飞、起飞!
旅游业和饮食业都备受疫苗影响,导致从业员饭碗不保,业内人士应该多鼓励从业员积极参与疫苗接种,对于后续重启工作,甚至提升顾客信心都有更大的帮助,长远对于行业复苏都有正面的作用。(图片来源:AP)

林奋强:疫苗乃冲破牢笼的钥匙

  近年人人爱讲“公民责任”、“自己香港自己救”。在本港失业率创17年新高之际,接种疫苗、令大家尽快重回正常生活,便是“救港”的最直接、最容易、最低成本的办法。那些讲得比天还高的伟大理念,难道都是眼高手低的空谈?

  笔者深信,没有1位市民不想从“疫下牢笼”中破茧,一飞冲天。而疫苗正是牢笼的钥匙,我们正握在手中!待全民打针之日,正是我们再次起飞之时!

  (经作者授权,转载自23/03/2021《晴报》,标题经编辑整理)

 

相关标签
当代中国-林奋强-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香港第一次

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 香港第一次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编辑之选

中国政治文明为何是独一份的存在?

香港大学
丁新豹

丁新豹回顾香港大学是为中国而建立

俄罗斯、西方国家
张维为

张维为:俄罗斯虽被西方孤立 但西方被非西方世界孤立了

农田、货柜船
温铁军

温铁军从土地和海洋文明 看东、西方两大文明的差异

坐在轮椅的人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导航 欣赏别人的幸福

当代中国 时评

人均寿命不断延长 中国人的“长寿密码”有哪些?

共同富裕
Qiyuan Lu
卢麒元

卢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国扩大经济共同体成关键

罗伦斯将军 潮游三国

三国景点阿斗寨|刘禅为何被百姓奉为“花神”?

中国在智慧科技养老上仍有很大发挥空间
新华网 时评

智慧生活|以智慧技术赋能养老服务

人民币暂时难以取代美元地位
雷鼎鸣

雷鼎鸣看中国经济|人民币取代美元的障碍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看东西方人生态度大不同 西方哲学不能变成中国思想

中青时评

“铁路+旅游”激发旅游市场新动能

中美关系尚未到解冻阶段
环球时报 社评集

中美关系|欢迎中美关系“解冻” 但美国必须来真的

呼伦贝尔草原
陈万雄

陈万雄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战皆在呼伦贝尔草原

中国愿意和世界各国落实多边主义
央视快评

中国经济|携手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

霞飞宸

霞飞宸解说马远《水图》:取材及手法绝无仅有

 美元人民币
翟东升

翟东升从日德汇率政策 预示不干预人民币升值利多于弊

当代中国-名家-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金一南

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樊锦诗

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当代中国-名家-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张信刚

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当代中国-名家-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莫言

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金灿荣

金灿荣论中国外交:中华和合文化推动世界和平共处

当代中国-名家-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 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