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为看50年代战略思维 和平解放西藏驱逐帝国主义

编辑︰黄皓颐

  印度1947年获得独立,美国、英国和印度一些人想利用中国内战,策动西藏脱离中国。但毛泽东深知西藏对中国具有极为特殊重要地缘意义,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流向南亚的雅鲁藏布江和流向东南亚的澜沧江也发源于西藏。

1950年代抗美援朝 中国获得世界各国尊重

当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作战时,国内亦掀起抗美援朝运动,例如图中反对美国入侵的示威游行。(网上图片)

  在没有等美、英和印度等反应过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已于1951年5月进入西藏,使中国获得更为完整的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也使中国获得了极为宝贵的战略纵深地位。

  1950年下半年美国军事介入朝鲜半岛,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态势,毛泽东的战略思考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结果一仗定乾坤,换来后来70年的和平。

  延伸阅读:张维为看中国领导人的战略思维

  这场战争也换来了世界很多国家对新中国的尊重,换来苏联对中国工业化的支持。苏联援建了中国156个项目,可以说帮助中国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这场战争打出了一个有利于中国长远发展的地缘政治格局。

  二战即将结束时,美国、英国和苏联已在安排瓜分战后势力范围,“雅尔塔秘密协定”是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根据协议,苏联拥有在大连的“优先权益”、在旅顺驻军权和中长铁路的使用权。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胜利,让苏联也看到中国的力量。

  苏联于1953年和1955年,将中东铁路及旅顺港交还给了中国。毛泽东的一系列战略思考和斗争精神,为国家独立、领土完整和民族复兴,为今天中国的崛起,奠定了重要基础。

邓小平提出现代化三步走 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在中国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身上,也有这种战略思维能力。毛泽东是在1950年1月初,在前往莫斯科参加中苏谈判途中,提出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

  毛泽东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中共中央西南局,而西南局的第一书记便是邓小平。他具体领导了西藏的和平解放,从战略层面做了分析,提出西藏是少数民族的地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都具有特殊性。解放西藏有军事问题,需要一定数量的军事力量;但军事与政治相比,政治是主要的。他提出了“政治重于军事、补给重于战斗”的战略原则。

  1950年10月昌都一战,体现了这个战略的实施,和平解放西藏,大局已定。

19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开始三步走的规划,人民生活渐见改善,解决了温饱问题。图为1986年9月,人民在广州市场购买肉类的情况。(图片来源:Getty)

  关于邓小平的战略思考,最为人熟悉就是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中国现代化长达70年、三步走的规划。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1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延伸阅读:张维为看邓小平的人才战略

  这个蓝图是一代接着一代干,今天还在运行,只是提前了不少。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在2035年基本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就是大致实现邓小平当时为2050年中国设计的愿景,也就是一个中等水平的社会主义发达国家。(四之二)

  (转载自《这就是中国第62集》,标题和内文经编辑整理)

张维为从中国抗疫成功 见证战略思维的远见

张维为看邓小平的战略思维

张维为看中国领导人的战略思维

张维为看亚洲价值观 团结一心成功抗疫

相关标签

张维为:俄罗斯虽被西方孤立 但西方被非西方世界孤立了

中国崛起|张维为忆邓小平谈中国发展经验 按国家情况制定政策

中国崛起|张维为看中国发展远超印度 毛泽东邓小平带动变革最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