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回顾1980年代农村改革 跟财政赤字息息相关

编辑︰黄皓颐

  1980年代,最主要的突破性改革、并得到世界公认的,是在农村。当时要把农村转轨变成一个西方乐于接受的解释,就是我们在农村推进了市场化。市场化的前提是私有化,只有私有的产权,才方便在市场上做自由交易。

  编出这样一套故事,他们相信了,我们自己也相信了。

温铁军忆国家财赤要减支出 农村投资建设首当其冲

  1960年代,中国已经宣告无内债和外债,我们是一个债务非常乾净的财政体制。1974年,国家财政赤字达100亿,经济发展受到相当大的压抑。到了1978年、79年,财政赤字更翻倍至190亿。

  在这个财赤非常严重的时候,当时主管财政金融的李先念副总理,他跟邓小平建议,现在财政背起这么大的负担,我们是不可能全管的,不如适当的甩掉一部分。哪个部分?当时最不能对财政作出贡献的是农村。

  三农向国家财政作出的贡献是最小的,但得到的国家财政份额却大大超过财政贡献。尤其在1966年,当时是文化大革命之后,城市工业几乎停摆,因此转向经济仍然没有停下来的农村。那时候,农村占财政开支接近20%,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比重。

  那时候大兴水利等等工程,都是国家财政给钱的。农村终于有投资能力了,就利用集体化组织来大规模组织农民劳动力,组织农民去水库工地。那时候,我还是插队知青,就是所谓冬战三九、夏战三伏(一年中最冻和最热的时间),劳动力都去做体力劳动,拿铁锹鐝头去刨土方兴建水库。但这些工程建设,并不能立即见效变成你的收益。

历年来,中国建成了数以万计的水利工程,好像位于甘肃的刘家峡水库,1958年9月动工兴建,1969年3月第一台机组发电,至1974年底全部建成。它是黄河上游开发计划的第七个梯阶电站,除了发电,还兼具防洪、灌溉、养殖、航运、旅游等多种功能。(图片来源:Getty)

   在当时来说,这是正常的。我们要利用成千上万的劳动力做出38,000多套水利工程,那是一代人的牺牲和奉献。

  后来,当财政没有能力的时候,先拿掉的就是三农投入。

  延伸阅读:温铁军看中国接收西方产业转移的代价 1979年财赤近200亿

温铁军忆农村缺乏国家财政支持 包产到户应运而生

1979年秋天,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当中的带头者包括(左起)严立坤、严俊昌和严立学。他们站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对于未来农作物的产量,充满信心。结果当年小岗村的粮食产量破纪录达到13.3万斤,人均收入由上一年的22元人民币增至400元人民币。(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如果说国家对于县乡村三级,连维持的费用都没有,那怎么办?

  于是,老百姓就出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了。这其实就是又分了一次地,也就是毛泽东在1950年分给全国农民,按人头平均分了一次地。到了1979年、1980年以后,各地又按照这套老方式分了一次地。

  但这个东西,你怎样解释都可以。因为历朝历代新兴起的时候,都要实现均田免赋。到了这一次,毛泽东时代就均了田,但没有免赋。到了邓小平,1980年又是均了田却没有免赋,所以后来才有农民负担重不重的讨论。

  当财政不能再把全国都包的时候,先放下的就是农业农村这一块。

  延伸阅读:小岗村秘密行“包产到户” 突破农村改革开放

  我说过“亿万农民救中国”,亿万农民在解放以来,对中国作出了三次很大的贡献,这是其中一次。当你把所有的农村的资源权利还给农民的时候,国家不再承担对农村的开支。这些开支转嫁到土地上,那就得把土地分给农民,连山地、泥滩、山沟、树木等等这些资源性资产,就随着分地一次性的转移给村和农民。

  这是给了农民一个好机会。农民本来就过着百业兴旺的农村生活、农村经济,譬如张三打铁,李四织布,王五当瓦匠,王麻子去磨剪刀。突然把它开放了,于是出现了“种养产加销、工商建运服”实业并举等等。(八之四)

  (转载自Global University for Sustainability@YouTube,标题及内容经编辑整理)

温铁军回顾农村工业化发展迅速 中国度过70年代债务危机

温铁军回顾80年代农村3大创造 城镇企业成功带动城市工业

温铁军看中国接收西方产业转移的代价 1979年财赤近200亿

温铁军看中国70年代引进西方设备 财赤100亿迫停生产投资

相关标签

温铁军从土地和海洋文明 看东、西方两大文明的差异

温铁军:为什么以中国为主的土地文明 更能作为人类文明未来的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