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回顾80年代农村3大创造 城镇企业成功带动城市工业

编辑︰黄皓颐

  中国农村几千年都是多元并举、多业态的生存状态,在1980年以后,农民就开始多业并举,把中国救了。

温铁军忆乡镇企业发展 成80年代出口创汇重要力量

在1970、80年代,农村改革发展,在福建、广东沿海一带、山东及辽宁等地,形成了多个轻工业、电子产业、纺织业等地区。图为广东中山开发区的电子产业基地。(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为什么呢?因为农村本来就是缺重少轻,产业不完整。当时,农民占总人口85%,村里什么经济形态都有,完全不等国家给予开支。再加上赤脚医生、民办教师等等都存在,所以真的没有必要让国家财政对它全部覆盖。

  还有,那时候农民会给自己留粮食,至少留3年粮食,国家的粮食安全系统不用去管农民。接着农民又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迅速崛起,把一般商品生产包下来了。很快地,从1979、80年开始,大概3至5年间,乡镇企业就扮演了出口创汇非常重要的力量。

  当时中央给农村出政策,既然你能创汇,我就鼓励你。那时候,中国既没有雪柜生产线、彩色电视机生产线,也没有收音机、录影机生产线,所以,很多人走私这些物品。

  那个年代,在离香港、台湾很近的的福建、广东沿海这一带,离着韩国很近的山东、辽宁一带,很快就形成了几个很重要的轻工业、电子产业、纺织业地区,就是辽东、胶东、苏南、浙北加上广东珠三角。那个时候,这一下就起来了,成为中国创汇很重要的力量。

  延伸阅读:温铁军回顾1980年代农村改革 跟财政赤字息息相关

温铁军忆农村开放发展 获西方认同市场化的成功国家

  国家适当的向他们政策倾斜,当然我们就用这些放开之后农村所形成的兴旺发达局面,编了很多报告给世界银行,世界银行就把中国当成好学生,是世界上转轨最成功的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得到了西方世界的普遍认可,认为中国是市场化最成功的发展中国家。

  在80年代,农村这一片天地,托起来整个中国在整个世界上崛起。农村在这个阶段,确实发展得很快。总结下来,当时党领导下农民的三个伟大创造,第一是家庭承包,第二是乡镇企业,第三是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还有了城镇化,从改革之前不到3,000个城镇,到了10年后发展到3万个城镇。

  城镇需要大量基本建设,于是把城市工业拉动起来。农民搞的这些小经济,不论是个体私营,还是互助合作,也需要大量设备,于是把城市大工业设备也带起来了。

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带动了城市工业的发展,城市面貌亦开始产生变化。不少原本的城市村庄都陆续拆卸,并改建成为高楼大厦。(图片来源:Getty)

  延伸阅读:温铁军看工业生产过剩 引发70年代产业转移潮

  总体而言,在这个阶段,中国融入了全球化,却没有像其他发展中国家那样陷入债务危机,发生翻天覆地的动荡。

  中国在1970年代接受了西方一般生产的产业转移,因此要认真对待债务。在不能(增加)开支的情况下,就先放开农村。农村发展出三大创造,既解决了粮食问题,又解决了轻工业、化工业和一般纺织工业等等生产的问题。(八之五)

  (转载自Global University for Sustainability@YouTube,标题及内容经编辑整理)

温铁军忆70年代知青回城 爆发严重就业问题

温铁军回顾农村工业化发展迅速 中国度过70年代债务危机

温铁军回顾1980年代农村改革 跟财政赤字息息相关

温铁军看中国接收西方产业转移的代价 1979年财赤近200亿

相关标签

温铁军从土地和海洋文明 看东、西方两大文明的差异

温铁军:为什么以中国为主的土地文明 更能作为人类文明未来的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