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天到了,大地回暖,万物复苏,令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古人有很多赞美春天的诗句,读来令人心情愉快。

  宋代朱熹《春日》中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就是赞美春天的美句。

  这两句意思是万紫千红的花朵开满枝头,争相着向人们报告春天的来临。

  春天象徴着美好的开始和盎然的活力,孕育着新的希望,百花齐放捧出万紫千红,诗句瑯瑯上句,将春天的生机呈现出来,反映出古人的文采。

  延伸阅读:一生之计在于勤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之计在于寅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忧国忧民的杜甫纯粹描写春天的诗句不多,这《春夜喜雨》是其中脍炙人口的一首作品。

  《春夜喜雨》全首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烛明;晓看红溼处,花重绵官城”。

  这诗句的意思是:绵绵细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特意伴随春风在夜晚悄悄而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那一点灯光,显得格外明亮。等到天亮的时候,潮湿...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要怎样才知道春天回暖?   古人往往把眼前的情景书写在画上,让一幅幅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跃然于纸上。

  北宋有一位名僧惠崇,他能诗善画,常能把眼前美景图像化地呈现出来,又能配上相应的诗句。

  有一天他看到眼前的桃花绽放了两三枝,又看到江水上的鸭子悠然畅泳,于是把这瞬间记下来,成为了有名的《春江晓景》;而后来大众就将这两句诗句借代为春天即将到来。

  《春江晓景》全文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帮我搦住,唔该!

  相信大家想请人帮忙提一下东西时,会说到:“帮我拎住,唔该!”这个“拎”字,正写就是“搦”,音nuò (攞)。

  “搦”字有拿、提、用力按压的意思,都是用手紧紧捉住物件的动作。

  在古代,这个字较为常见,而且有多种意思。如《三国魏·曹植·幽思赋》:“搦素笔而慷慨,扬大雅之哀吟。”这里是握笔的意思。

  《文选·左思·魏都赋》中的“搦秦起魏,威振八蕃”,这里的“搦”则有压制的意思。

  《薛仁贵征辽事略》中有“跃...

“輘輷”原来这样解?

  “静静鸡喺度咬耳仔!你哋究竟有咩輘輷?”

  说两人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或事情有些暧昧怕被人知道,通常会说这件事当中有“輘輷”,广东话发音即是“景轰”。

  《文选.洞箫赋》中曾出现这个字:故其武声,则若雷霆輘輷。《文选.李善注》中则提到:輘輷,大声也。

  也就是说,“輘輷”发音与古代战车行进时发出的声音相近,若士兵行军打仗时听到这样的声音即表...

相关标签

百丈竿头须进步 VS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鼓励别人再接再厉,我们会说“祝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古书中,则有“百丈竿头须进步”,哪一个才对?

  先说百丈竿头须进步,出自道原《景德传灯录 招贤大师偈》。竿头是竹竿的最顶部,高于竹竿的顶处,就是用来比喻一个人学问和成就即使已达到一定高度,也要继续努力,不断求进。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则见于宋.朱熹《答巩仲至书》:“故聊复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势也。”及元.张养浩《折桂令.功名百...

“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与吃有关?

  这句话出自于《礼记 · 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意思是透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学,才明白做学问时会遇到的困难。

  这句话是说做学问要亲身经验,才体会得到个中原因。

  其实在这一句前,就有“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学习与吃原本是两码子事,但作者却用吃来比喻学习。作者认为,品尝到美食,是切肤地感受到那种满足;这就好像学习一样,亲自学习后,才能明白自...

学问勤中得 荧窗万卷书

  成材必须苦学,所以有不少古语都与勤学有关,例如“学问勤中得,荧窗万卷书”,当中还隐含了一个典故。

  “学问勤中得,荧窗万卷书”出自汪洙《神童诗》,意思是学问需要勤奋学习才能得到,就像前人以囊荧取光,勤奋夜读诗书一样。

  “荧窗”就是指晋人车胤的故事。车胤少年时十分穷苦,吃都吃不饱,更别说晚上有油点灯供自己学习了。为了能够利用晚上读书,他捉了荧火虫放在小袋子内,借用荧火虫的一点点光来读书,终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