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3-08-15
坐落于南京狮子山顶的阅江楼,是江南四大名楼及中国十大名楼之一,始建于明代,有“江南第一楼”之誉。这座华美楼阁,原来曾经有着长达600多年有“记”无楼的传奇历史,直到现代才建成竣工,究竟是为什么?
明代阅江楼 只有《楼记》不见其楼 为何突然停建?
南京阅江楼,与南昌滕王阁、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四大名楼,以名人诗篇传颂于世,其中,阅江楼的建造故事,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
朱元璋称帝后,下旨命人在南京狮子山上建造一座楼阁,亲自将其命名为“阅江楼”,并撰写了《阅江楼记》。后来又命令在朝文臣各写一篇《阅江楼记》,以大学士宋濂撰写一文最佳,至此,这两篇千古名篇便一直流传至今。
延伸阅读:茗山寺神奇古佛像 究竟是谁的杰作?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虽然有了两篇脍炙人口的《楼记》,但却不见楼阁的身影,究竟阅江楼去哪里了呢?实际上,朱元璋并没有将阅江楼建造完成。
朱元璋后来在《又阅江楼记》一篇交代了停建的两个原因:一,是上天托梦于他,告诫他不要急于兴建阅江楼;二,是他深思熟虑后,认为要先完成最迫切的大事。
那几年,江山并未太平,太湖水灾、倭寇滋扰等问题接踵而至,朱元璋只好把修建阅江楼的计划搁置下来,专心处理政事,结果一搁便搁置了600多年,直到上世纪末才有起色。
1997年,南京市政府正式批准复建,在原有已打好的地基上动工,直至2001年9月正式建成,阅江楼从此结束了600多年有“记”无楼的历史。
延伸阅读:苏州最美重元寺 重生的千年“水天佛国”
跨越时空600年 阅江楼还原《阅江楼记》中胜景
先有记、后有楼的阅江楼,总面积5,000余平方米,楼高52米,共有7层,分为外4层,暗3层,建筑碧瓦朱楹,屋顶犬牙交错,高低起伏,搭配色彩艳丽的琉璃瓦,整体富丽堂皇,尤为气派,极具明代皇家色彩。
阅江楼四周的回廊上,布置了600多只神态各异的小石狮,与楼外的牌坊、照壁、山门、亭阁、碑亭等相互映衬,与主楼阁构成棱角分明的轮廓线,让阅江楼更为壮观雄伟。
跨越时空600年,如今,登临狮子山巅看阅江楼,放眼远眺,既可饱览长江的壮阔美景,又能鸟瞰南京城的古今风韵,阅江揽胜,正如朱元璋在《阅江楼记》中所想象的“碧绿色的屋瓦、朱红色的柱子,飞檐凌空插入云霄......”,阅江楼胜景再次重现。
延伸阅读:失落的百年寺庙 鸿恩寺为何有名无“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