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为回望抗美援朝 主动出击防范美国侵略

编辑︰黄皓颐

  1950年10月4日下午和5日下午连续两天,毛主席(毛泽东)主持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了出兵援朝的决定。10月8日,他下达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迅速向朝鲜境内出动。同一天,周恩来和林彪秘密访问苏联,就援朝问题进行协商。

张维为回望苏联爽约不出空军 中国仍坚持出兵抗美援朝

1950年,彭德怀担任中国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领导抗美援朝。图中为彭德怀元帅(左)在朝鲜前沿阵地。(网上图片)

  10月11日,周恩来从莫斯科发来电报,苏联将会提供军事装备,但不打算兑现出动空军的承诺,这意味着志愿军要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作战,令毛主席和党中央不得不重新考虑出兵的问题。

  10月13日,毛泽东召集政治局委员开会,再次讨论出兵援朝的问题。这次经过深入讨论,认为即使苏联不出空军支持,中国还是要出兵援助朝鲜。

  做出这个决定是很不容易的。据毛主席的秘书胡乔木回忆,他在主席身边工作了20多年,只有两件事情毛主席很难下决心。一是1946年准备同国民党彻底决裂,另一就是1950年派志愿军入朝作战。

  当年中国的实力比现在弱100倍也不止,为什么敢于叫板美国?回顾当年毛主席出兵朝鲜的决策思考,对于我们今天坚定有力地处理中美博弈和解决台湾问题也有一定的启迪。

  延伸阅读:张维为回望抗美援朝 新中国面对战火扩大的危机

张维为回望抗美援朝 “三把刀”论解释中国反客为主策略

中国人民志愿军虽然没有了苏联在空中掩护,但仍然积极作战,抗美援朝,防范美国发动侵略战争。(网上图片)

  中国入朝作战主要涉及三大问题。首先是权衡出兵的利弊。战争必有损害,出兵援朝带来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它可能推迟中国已开始的经济恢复进程,甚至引火烧身,使中国变成战场。但毛主席权衡利弊后,认为不出兵对中国的核心利益损害更大。

  他用“三把刀”的比喻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对朝鲜的问题,如果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更凶。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我国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脚上”。

  当时中国也在支持越南的抗法战争,所以毛主席判断法国与美国会勾结起来对付中国。他说,天下有变,美国就会从三个方面“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不许它的如意算盘得逞。”他又提出“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换言之,如果不主动出击打出这一拳,把敌人打痛打懵的话,敌人的百拳就会向我们袭来,而且是从三面围过来,战场可能是在中国境内。

  延伸阅读:《长津湖》吴京角色原型 李昌言带兵直捣美军指挥部

  当时毛主席给身处莫斯科的周恩来总理发电报,写道:我们认为应该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而且要早参战,如果等朝鲜彻底垮了,中国再想出兵就没有理由了,也没有机会了,而只能做在中国境内迎战美军的准备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中国在战略上将会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彭德怀在会上也讲述了自己的底线思维。他比较抗日战争,说:现在我们有政权,有苏联援助,比抗日战争时期要有利得多。“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最多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但如果让美军摆在鸭绿江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藉口。如果等到美国占领了朝鲜半岛,将来的问题会更加复杂,所以迟打不如早打。”毛主席高度认可这个观点。换言之,他的思路是,当最坏的局面已是无法避免的时候,那就做好底线思维,尽快主动出击。(四之二)

  (转载自观察者网/《这就是中国》第77期,标题及内容经编辑整理)

张维为回望抗美援朝 立国之战打出民族尊严和国威

张维为回望抗美援朝 中国正义之战胜算高

张维为回望抗美援朝 新中国面对战火扩大的危机

张维为看中国长征精神 激励中华民族奋发自强

张维为:俄罗斯虽被西方孤立 但西方被非西方世界孤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