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万雄追寻室韦起源 北魏时期森林部落走向草原生活

编辑︰黄皓颐

  “室韦”之名,始见于北魏,是一个部落的名称。其先人原居于嫩江和黑龙江两岸与大兴安岭东西两侧一带。属东胡族系统,都是以狩猎和渔捕为生的森林部落。

陈万雄看蒙兀室韦为蒙古族祖先 大兴安岭森林是原乡

早于唐代已有室韦的记载,指在众室韦部落中,“蒙兀室韦”(即日后蒙古族的祖族)原居于大兴安岭森林一带、额尔古纳河畔,以狩猎和捕鱼维生。图摄于1980年代大兴安岭森林中,一班猎人正在途中休息。(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汉、魏,经几百年,逐渐西进南下,来到了额尔古纳河和呼伦贝尔湖邻近森林的地方。到隋唐时期,“室韦”成为组合了语言习俗相近、地域相连,大约有20余部落的部落联盟的总称。内再分某某室韦的。

  室韦自唐代贞观三年,开始向大唐王朝入贡。唐朝于室韦的居地设立室韦都督府管辖。“贞观”,就是大唐周围遊牧民族尊为“天可汗”的唐太宗的年号。关于“室韦”的记载,最早见于《旧唐书》和《新唐书》。众室韦部落中,居于额尔古纳河畔的“蒙兀室韦”,就是日后蒙古族的祖族,在部落联盟中,是一个比较弱小的小部落。

  “蒙兀室韦”的先祖走出了森林,在额尔古纳河流域生息至少有一个世纪。大抵是,自从原来称霸蒙古高原的突厥和回鹘人先后衰落,契丹人崛起的时候。

  到了成吉思汗十世祖孛端察儿在十世纪末,率族人西迁,走到蒙古高原的斡难河(在今的俄罗斯境的鄂嫩河)、怯绿河(克鲁伦河)和土兀刺河(土拉河)三河的发源地不儿罕山(大肯特山)一带驻牧。

  大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草原,是13世纪初,因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而崛起的蒙古族的原乡。飘泊不定,来去无迹,兴灭无常的草原部落,其始见于史册的名字和原居地,经过千年的岁月,竟然得以保留,也算是历史的奇迹。我们竟又可亲临其地,历史变得很近。

  延伸阅读:陈万雄漫游室韦镇 赞木造小屋充满生活艺术美

陈万雄看室韦镇成重点旅游区 寄望勿舍弃纯朴风俗和人情

位于内蒙古北部的室韦镇,居民约七成是俄罗斯裔,他们爱吃俄式风味的麵包,居住的房屋常是尖顶木屋,加上室韦镇保存了10 多座遗址,是追寻中国历史、祭拜、观光等的好地方。2005年,室韦镇更被中央电视台选为中国十大魅力小镇,近年成为了重点旅游区。(网上图片)

  去年到呼伦贝尔,极渴望能重临室韦镇,可惜因路程不顺而错过了。据说,现在的室韦镇,不仅不是边界的禁区,而且成为重点开发的旅游区,甚至有五星酒店。当然从心里,我怀念更接近历史原始的室韦。寄望的是,在开发中,不要忘记了历史,不要破坏了原有大环境,不要舍弃了原来的生活风俗,更不要丢弃了纯朴的人情。这才是长远的旅游乐土。

  相传蒙古族人的祖先与别的部落战斗,被打败了,只剩下一男一女,逃入“额尔古涅‧昆”的地方。“额尔古涅”是峻险的意思,“昆”是山坡。学者研究指这地方,就是额尔古纳河以南的山林地带。这里群山环抱,中间草场丰盛,这对男女及其后代长期在此繁衍生息。终以人口愈来愈多,难以长久维持,遂焚烧森林,熔铁出山,走到广阔的草原上。

  蒙古族这个古老传说,正反映了蒙古族先人,由森林狩猎生活,走向草原生活的一段历史,情况一如先他们走过这样历史旅程的拓跋鲜卑族人的先祖。室韦镇这个地方,都曾是他们新旧时代的历史的交汇点。

  如今的室韦镇,仍然是山林环抱。地势明显从东北向西倾斜。凭肉眼也可以判断,室韦镇地处大兴安岭和蒙古高原接壤的地方,正是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蒙古族先祖在这里,住了好几代人。由森林生活过渡到草原生活,既维持传统的狩猎和捕鱼生活,也学习适应畜牧的生活。一经积畜了经验,熟习了草原生活,然后迈进更广宽、真正的草原生活。

  延伸阅读:陈万雄看室韦镇俄罗斯风情 俄裔直率好客能歌善舞

  如今这里再见不着蒙古先祖的生活痕迹,但是,这里附近,经考古发现的一个蒙古武士的墓葬,加上镇周围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让我们感觉到历史的依稀。

  一个时代的转换,一个民族文化的转型,最是惊心动魄的,最是艰难的,也是最让后人入胜的。到了室韦镇,更增加了我们追寻人类历史,比草原游牧文化,比农业文化,发展更早的森林狩猎文化的渴望。何况不仅在中国,甚至是世界,大兴安岭仍旧存在的原始狩猎文化,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了。

  室韦这地方,不仅是几千年不同部落民族和文化的交汇点,晚至近代,我们仍目睹了俄罗斯人的东进的影响,甚至大兴安岭森林深处的狩猎民族的生活文化,都成为东西方民族和文化的交汇点延续的历史。(四之四)

  (经作者授权,转载自陈万雄《成吉思汗原乡纪游──另一种文明的体验》,标题及分段经编辑整理)

陈万雄重游呼伦贝尔草原 怀念昔日自然原始风貌

陈万雄看呼伦贝尔草原 游牧民族的摇篮

陈万雄漫遊室韦镇 赞木造小屋充满生活艺术美

陈万雄看室韦镇俄罗斯风情 俄裔直率好客能歌善舞

陈万雄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战皆在呼伦贝尔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