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为看中美医改的民众参与 中国广征社会意见归纳讨论

编辑︰黄皓颐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医改方案的篇幅有2千多页,而医改法案的具体运行方案更长达2万多页,为什么会这么长,这很大程度上是治理司法化所带来的。

张维为:美国医改受利益集团左右 条文复杂难懂遭垢病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医改方案,不论是刚提出或实践时,都引起国内不少声音。图中是2012年3月,医疗改革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在美国华盛顿最高法院外进行集会,双方争论不断。(图片来源:Getty)

  英国学者斯泰恩.林根(Stein Ringen)称这种情况是“立法失控”,意思是盘根错节的各种利益集团竞相游说,使他们所代表的各种既得利益都要得到照顾,而且成为法规的一部分,结果法规条文愈来愈复杂、愈来愈冗长。

  如此,对于律师、会计师、法庭来说,对他们各种各样的服务需求就愈大,而这些行业本身也是美国巨大的利益集团,所以奥巴马医改方案被很多美国人诟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方案如此复杂、难懂。在实际操作中,单单是律师的成本就不得了,是天价。

张维为:西方民主票选政府和领导人 但不能参与决策立法

  至于一个民主制度能否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还要看人民能否参与决策、参与立法,以及如何参与。大家知道在西方所谓民主,一般是仅限于通过投票产生政府,及产生政府领导人。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不涉及民众参与决策,或者参与立法,这就是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的理论,也是今天西方国家普遍接受的理论。人民的任务就是通过投票产生一个政府,但不直接拥有决定政治问题的权利,因为熊彼特认为古典学说中,“人民统治”是不现实的。

  延伸阅读:张维为分析中美医改 从落实医疗改革看民主制度的实践

  我曾经在一个讲座中讲过,我引用当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美国西北大学学者做的一项联合研究,该研究比较了1981年至2002年,美国政府制定的1,800多项政策。报告得出的结论是,这些政策几乎都是由代表商业利益的特殊利益集团制定的,而基层民众组织和普通公民对决策的影响力几乎是零。如果后者与前者利益发生冲突,后者是无能为力的。

  其实不是美国民众不想参与,不想影响决策,而是这些民众跟高度组织起来的代表特殊利益的游说组织相比,民众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了。

张维为:中国医改汇集群众智库意见 经反覆讨论见证民主决策过程

内地医疗人员利用5G技术,打破地域限制,透过手机应用程式、高清荧幕遥距实时诊症,惠及行动不便,或居于偏远地区的病人。此外,5G技术可以让医生进行即时手术、不同医院的医生交流,或者现场观察手术过程。(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政治学者王绍光曾经就中国医改决策程序和过程,写过一本著作叫《中国式共识型决策》,书中总结了中国医改过程中,如何对普通群众和各种智库的意见进行归纳、汇集,还分析各个利益团体的参与过程,以及最后政府相关部门如何整合和协调各种不同的意见。

  最后在2008年推出了一个《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短短10天内,共收到35,929项建议和意见。2009年公布的最后版本与2008年征求意见稿相比,一共修改了137个地方。

  延伸阅读:科技创新让更多人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这样的民主决策过程,在中国比比皆是。上至党中央、全国人大、每年的两会,下至基层单位,许多决定都是经过多轮从群众中搜集建议和意见的过程,正因为经过这样反覆讨论和论证的过程,总体上我们多数决策的质量更高一些。这和美国小圈子里决策,然后雇用公关公司向公众出售或者兜售他们的决定,英文叫做Sell to the public,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六之四)

  (转载自《这就是中国》第58集,标题和内文经编辑整理)

张维为归纳中美医改和立法联系点 见证人民民主比资本民主管用

张维为从基层立法联系点 体现中国汇集意见反映民意

张维为分析中美医改 从落实医疗改革看民主制度的实践

张维为:中美医改反映人民民主 Vs 资本民主

张维为:俄罗斯虽被西方孤立 但西方被非西方世界孤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