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梁启超故里新会茶坑村 顶级陈皮之乡

编辑︰豆子
撰文︰禾末

  背山环水、鱼塘成片、良田千亩,新旧屋舍交错排列,拥有这景象的就是曾在2015年上榜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的广东新会茶坑村。新会茶坑村是梁启超的故乡,除了外面临近公路的新牌楼,茶坑村村内还隐藏着一个旧牌楼。旧牌楼后,青砖房、大榕树及石板巷道有序分布,散发古朴气息,仿佛带领大家踏进另一片天地,穿越历史,查探茶坑村的底蕴。

当代中国-中国旅游-中国文化-梁启超-故居-新会-茶坑村-2
梁启超故居占地155平方米,为茶坑村以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新会茶坑村伴梁启超成长

  祖籍江门的华侨及港澳台同胞人数众多,分散全球,因此江门亦有“侨乡”之称。当中,新会市更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自北宋时期开始,它就是进士、举人和两院院士产出最多的地方,清末年间位于新会以南的茶坑村更成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及学者梁启超出生及年少时的成长地。

  延伸阅读:广州岭南印象园 “凸”字形屋顶背后蕴藏的岭南文化

  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的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自幼居于新会茶坑村青砖黑瓦的清代“三眼灶”式建筑群。而任公就在居所前的怡堂书室,接受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后来在偶然机会下,他接触到西方思想,扩阔眼界,并结识了康有为,投其门下,结伴走上改良维新之路。 

  除了为国家出谋献策,梁启超亦对中国学术界贡献良多。他所涉猎的研究范畴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程等方面都有建树,其中他在史学研究的成绩最显著,著作更合编成《饮冰室合集》。合集和相关珍贵典籍均在其新会茶坑村故居旁加建的故居纪念馆内展示。 

  延伸阅读:上海豫园九曲桥 木桥变水泥桥见证历史

当代中国-中国旅游-中国文化-梁启超-故居-新会-茶坑村-3
旋转式楼梯从鱼池蜿蜒而上,直达这个茶坑村内的梁启超故居纪念馆二楼。(网上图片)

  梁启超故居纪念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大师莫伯治先生主持设计,纯白色大楼采用中西合璧设计,展现晚清岭南侨乡建筑韵味。旋转式楼梯更从鱼池水面直达纪念馆二楼,仿彿是一条从水下蜿蜒而上的通道,恰到好处地增加建筑物视觉感,气派大方。另外设计师亦巧妙地在建筑渗入任公那位于天津的饮冰室书斋的风格,内里外里都表达对梁启超先生的敬意。

  及后梁启超到北京、天津发展,国内就增加了两个伟人故居。 

新会茶坑村陈皮值千金

当代中国-中国旅游-中国文化-梁启超-故居-新会-茶坑村-4
新会柑皮肉兼用,药食同源,茶坑村陈皮更是价值甚高。(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茶坑村除了是孕育梁启超等文化人的摇篮,亦是新会重要的文化及经济命脉。茶坑村素来是优质新会陈皮核心产区。有指茶坑村的立村史,就是新会柑的种植史。矗立在村后凤山上的凌云塔,就是最佳的见证。

  凌云塔又名熊子塔,民间相传凡是能肉眼看见熊子塔的田地,其出产的新会大红柑定格外香甜,可陈化出正宗新会陈皮。熊子塔东边有西江支流汇入,南边有银洲湖。汇聚多方淡水资源及含有丰富矿物质的海水,有利培育质量上乘的红柑。附近的茶坑村必然受惠,能够出产上等的新会陈皮。

  延伸阅读:秦皇岛景点尽览古今中外文化 游历山海关遗迹 打卡最孤独图书馆

当代中国-中国旅游-中国文化-梁启超-故居-新会-茶坑村-5
凌云塔地理位置优越,美收茶坑村附近的四面风景。(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新会茶坑村后山必出文人之塔 果真出了一位梁启超

  七层高的凌云塔建于明朝,有400多年历史,为仿木楼阁式的砖石古塔。塔基以新会特有的红粉石砌建,再以青砖砌塔身,每层均建有飞檐,以5层交错砌建的角砖承托,塔顶呈宝盖状。 

当代中国-中国旅游-中国文化-梁启超-故居-新会-茶坑村-6
凌云塔在茶坑村后的凤山上历经四百多年风雨,曾多番修缮。(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梁启超11岁时曾到访凌云塔并写下《登塔》一诗,展现其少年时期的求知欲。由于古塔外型仿如文笔尖挺,因而在明清时期被别称为“文笔塔”,相信此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定出文人。果不其然,到清末时期,新会茶坑村真出了一位梁启超。

  延伸阅读:肇庆800年中国文化古村 八卦阵防洪又防贼

学问勤中得 荧窗万卷书

  成材必须苦学,所以有不少古语都与勤学有关,例如“学问勤中得,荧窗万卷书”,当中还隐含了一个典故。

  “学问勤中得,荧窗万卷书”出自汪洙《神童诗》,意思是学问需要勤奋学习才能得到,就像前人以囊荧取光,勤奋夜读诗书一样。

  “荧窗”就是指晋人车胤的故事。车胤少年时十分穷苦,吃都吃不饱,更别说晚上有油点灯供自己学习了。为了能够利用晚上读书,他捉了荧火虫放在小袋子内,借用荧火虫的一点点光来读书,终能成...

西湖三绝

冬季旅游看杭州西湖三绝雪景 细味中国文化爱情故事

1:40

跟随《江山多姿采》 漫步中国锦绣山河

九天楼蕴藏的中国文化 迷倒“诗仙”李白的成都风景

一双筷子 诉说3000年的中国文化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