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料理最強KOL?六旬「老飯骨」玩轉短視頻 傳承老味道

編輯︰紀小廷

  老戲骨聽得多,「老飯骨」又是何許人也? 3位年約六旬的國宴大師,退休後組團拍片教烹飪,就起名叫「老飯骨」, 他們是內地最受歡迎的美食烹飪類KOL之一。

  網紅界大浪淘沙,3位加起來近200歲的大叔,如何突出重圍、得到眾多「小飯骨」的青睞?

頂級國宴大師 退而不休做「老飯骨」

  備菜、熱油、烹飪、調味...... 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式出鍋了。影片中3位「老飯骨」看起來普通,其實個個身懷絕技。

KOL老飯骨01
「老飯骨」這個KOL頻道由三位國宴大師創立,圖為「大爺」鄭秀生(中)、「二伯」孫立新(右),以及「三叔」武劍利(左)。(網上圖片)

  鄭秀生自稱「大爺」,從16歲入行到66歲退休,在北京老牌飯店做了50年,做過數不清的國宴,年輕時甚至給周恩來總理做過獅子頭。

  「二伯」孫立新和「三叔」武劍利,也是國宴界頗有名氣的人物,不僅在北京各大飯店做廚師長,在各項大賽中獲獎無數,甚至在北京奧運時擔任總廚。

  3個烹飪時長加起來超過100年的大廚,一拍即合打算「出道」,拍攝時下最新潮的短視頻。

  延伸閱讀:KOL時代|綿羊料理:自家小廚房 挑戰高難度美食 

在家做國宴 「老飯骨」烹飪拍攝兩不誤

  頂級國宴大師,退了休為何不安享晚安,卻要趕潮流呢?

KOL老飯骨02
「老飯骨」雖然身懷絕技,但轉型做KOL絕不簡單,一方面要將國宴菜改良成家常菜,一方面又要照顧拍攝效果和呈現方式。(網上圖片)

  「做美食是件高興的事,我們希望讓年輕人在家也能吃上『國宴菜』,辛苦工作之餘也能撫慰自己的胃。」抱着「讓國宴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初衷,3位大廚開始拍攝影片,一邊親手演示做飯的步驟和技巧,一邊普及中華美食背後的故事和文化。

  從零開始積累人氣,過程必然不簡單。

  以往飯店和酒店的宴會菜,對食材、廚具、工藝的要求很複雜;要讓這些大菜在家庭小廚房重新亮相,既要容易上手,又不能犧牲風味,怎麼調整火力、怎麼搭配食材...... 每個步驟都要重新研製。

KOL老飯骨03
剛開始嘗試做KOL時,「老飯骨」將每個步驟掰開糅碎講給觀眾聽,但風格過於嚴肅,收效甚微。(網上圖片)

  除了烹飪技巧,拍攝更是更難啃的硬骨頭。

  「老飯骨」的第一條影片是做中華名菜懷胎鱖魚,為了絲絲入扣地展示全過程,他們將烹飪過程拆解成40多集、每集15秒的影片,配上詳細的解說,整個過程投入頗大,但收效甚微。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大家發覺貼地的風格比嚴肅教學更受歡迎:沒有提前設定的劇本和台詞,像鄰家大叔一樣,一邊做菜一邊聊天,加幾句相互調侃,再配上中式音樂…..輕輕鬆鬆,一道「國宴菜」就教得差不多了。

  「老飯骨」找到了適合的風格,追蹤他們的人也愈來愈多,甚至還有個特定的名字——「小飯骨」。

KOL老飯骨04
KOL「老飯骨」還原老菜譜、開發新菜譜,如今進入他們的頻道主頁,有上百道菜式可供網民學習,說是「線上廚藝學校」也不為過。(網上圖片)

大菜小做 「老飯骨」不覺大材小用

  做紅燒肉高壓鍋是大火還是小火?炸油條和麵的水用熱水還是涼水?蒸米飯到底洗幾遍?面對「小飯骨」瑣碎的基礎問題,「老飯骨」一一耐心解答。

  同行並不理解,甚至開玩笑說:你怎麼「淪落」到做這些基礎菜了?

  不過大菜小做,「老飯骨」並不覺得大材小用,反而從中找到意義。

  「大爺」鄭秀生曾說:「從我們做菜就能看出來,其實宴會菜單也很簡單……我們希望讓網友們也能學會,在一次次家庭聚會中做出來,一代代傳承下去。」

KOL老飯骨05
KOL「老飯骨」製作了中式麵果的專題影片,傳承中式甜點的技法。(網上圖片)

  經典國宴、無肉不歡、主食忘憂、素食主義、中式麵果...... 幾年來,「老飯骨」積累了很全面的菜譜,供「小飯骨」們分門別類地學習。

  為了更好地回覆網民提問,「老飯骨」又寫起文章「食萬個為甚麼」來,在其中系統地回復網民有關廚房技法、生活常識的種種疑問。

KOL老飯骨07
「老飯骨」年紀不小,但做起KOL有模有樣,除了拍片,他們還推出了「老飯骨」漫畫。(網上圖片)

聚散有時 「老飯骨」傳承技法無保留

  聚餐終有時。2020年4月,「三叔」另有規劃離開了「老飯骨」; 2022年1月,「大爺」因病逝世。

KOL老飯骨06
「三叔」離開,「大爺」過世,「老飯骨」如今只剩「二伯」孫立新,但頻道依然經營得紅紅火火。圖為「大爺」(右)生前與「二伯」的合照。(網上圖片)

  「老飯骨」只剩下「二伯」,但他和徒弟們仍然保持一周三更的高頻率產出,日復一日分享美食。如今,「老飯骨」的追蹤者已經超過千萬,被稱為中華料理最強KOL。

  傳承技法,毫無保留,這八個字是「老飯骨」的頻道定位,也是三人的初衷。也正是這份匠心,讓「老飯骨」在新潮的網絡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延伸閱讀:醒獅「活」了?創新中式麵點「醒獅酥」走紅網絡

  延伸閱讀:網紅新中式糕點店 為何「永遠在排隊」?

王珮瑜;京劇

王珮瑜:「揮着鬍子的女人」 她是推廣京劇第一人

手工耿;KOL;網紅

發明廢品吸引千萬fans?他是「無用良品」創始人手工耿|KOL時代

KOL;內地網紅

KOL時代|80%癱瘓 插呼吸管直播 罕見病女孩靠手作活出新機

KOL;網紅;唐伯虎

最會唱中國歌的外國人?「唐伯虎」讓世界聽到「中國風」

相關標籤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攀登者」王富洲

傑出名人

吳傳玉是誰?他是新中國奧運第一人

創新先鋒

小米造車

小米造車|從無到有只需3年 雷軍:小米正式成為一家車廠

潮流人物

KOL時代|堅守「生死第一線」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

小城大事

女性第一人!董紅娟登頂全部14座8000米級高峰

運動健兒

乒乓球員之最 馬龍擁30個世界冠軍!

影視巨星

姜大衛,《新獨臂刀》、《大內群英》、《再見亦是老婆》、《白日之下》

金像獎2024|香港首位亞太影帝 姜大衛為一個原因堅持演武俠片

編輯推薦
遼寧艦交付海軍

2012年9月25日

遼寧艦航母交付海軍

第一艘國產航母 山東艦極速形成戰力

福建艦

福建艦|出海首次航行試驗 海試試甚麼?電磁彈射有多強?

電磁彈射航母命名「福建艦」有玄機?

中國航母|「福建艦」下水 004是核動力航母嗎?

3條電磁彈射軌道全曝光 福建艦會在2024年服役嗎?

2:30

總體國家安全觀10周年 一文認識「國家安全」

2:06

垃圾徵費|4‧22齊「走塑」 禁膠餐具外賣點算?網購棉花棒會否犯法?

1:48

極地科考船人性化設計 「雪龍2」Wi-Fi全覆蓋 菜式不重複

2:49
我們的故宮-榫卯

我們的故宮|榫卯和斗拱的關係密不可分?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1:58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是甚麼?一文看清重點成果

1:54

一帶一路科普篇|如何以「中國方案」打造「數字絲綢之路」?

敦煌保育80年|「敦煌癡人」常書鴻 放棄留法回大漠 「為它死也值!」

俄羅斯、西方國家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俄羅斯雖被西方孤立 但西方被非西方世界孤立了

農田、貨櫃船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從土地和海洋文明 看東、西方兩大文明的差異

坐在輪椅的人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欣賞別人的幸福

敬守此心 則心定,斂抑其氣 則氣平

  要有良好的個人修養,除了要善良外,還要心平氣和。在古書中,就有一句「敬守此心,則心定;斂抑其氣,則氣平」。

  這句話出自金蘭生的《格言聯璧》。金蘭生是清代學者,用了數年功夫,飽覽經史典籍和先哲語錄,編成《格言聯璧》。這部書的最大特色,便是將格言仔細地分類,有學問類、存養類、持躬類、攝生類等11類,所編選的格言都是瑯瑯上口的名言警句,很有啟發性。

  延伸閱讀: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 

4個龍

     2024年是龍年,除了年份之外,原來月份、日期、時間都可以生肖來排序。那麼龍月、龍日是怎樣來定義?龍年、龍月、龍日、龍時這樣「四龍合一」的日子,今年會出現幾次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