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25周年|港鐵的改革開放故事 如何「心繫國家每一程」?

編輯︰王子傑

  香港即將迎來回歸25周年,要說這些年來香港人最耳熟能詳的事物,「心繫生活每一程」的港鐵公司肯定榜上有名。但不說不知,不只香港人熟悉,中國內地尤其是深圳、北京、杭州三地的民眾,日常生活也與港鐵緊密相連。

  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香港在方方面面都有親身參與,其中港鐵就投資建設及運營深圳、北京、杭州的部分軌道交通,名符其實是「心繫國家每一程」。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港鐵的改革開放故事
對香港人而言,日常生活幾乎離不開港鐵。(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香港回歸25周年|港鐵投資深圳地鐵4號線開創範例

  港鐵在1975年成立,舊稱地鐵公司,2007年「兩鐵合併」後更名為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總部設於香港,因其在安全、可靠程度、顧客服務和成本效益方面表現卓越,被業界公認為全球首屈一指的鐵路系統。

  改革開放初期,內地的交通運輸基礎薄弱,總量不足。在1978年,全國運輸路線總里程只有123.5萬公里,其中鐵路佔5.2萬公里。及後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家加大對鐵路建設的投資。進入21世紀時,鐵路總長度已增加1.7萬公里,達6.9萬公里。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港鐵的改革開放故事
1998年,北京市內已經有地鐵。(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香港在70年代至90年代因經濟高速發長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窗口」,在國家推動投融資體制改革後,前瞻性地引入港鐵投資建設深圳地鐵4號線。2004年1月,港鐵與深圳市政府簽署協議,將BOT模式「建設一運營一移交」及「鐵路加物業」綜合發展模式首次引入內地。

  深圳地鐵4號線最終規劃全長約31.3公里,分三期進行,共設有23個車站。港鐵負責建造二期工程,並按照BOT模式安排,在工程完成後經營全線30年。此外,港鐵也在2011年投得4號線龍勝站車廠上蓋「天頌」發展項目,是港鐵在內地首個物業發展項目。

  這一次深港合作極具意義,是境外公司投資內地軌道交通的首個成功範例,突破以往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傳統模式,符合改革開放精神。同時,BOT模式為現今中國的公私合營制度進入城市開發、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節能環保、旅游文化等領域,提供非常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鑑。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港鐵的改革開放故事
2011年1月20日,深圳地鐵4號線二期的列車正線調試啟動儀式在龍華車輛段舉行。(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香港回歸25周年|港鐵開拓更大內地市場

  對內地而言,港鐵將香港成熟的地鐵建設及運營經驗、先進管理經驗、可持續發展理念等率先帶到深圳,也為內地提升城市軌道交通整體水平起到引領和推動的作用。

  2019年7月,為表彰為深圳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外資企業,深圳市商務局特意舉辦頒獎典禮,港鐵是獲獎企業中,唯一深耕於軌道交通領域,為城市交通布局做出突出貢獻的港資企業代表。

  深圳地鐵4號線的成功,為港鐵開拓更大市場。2006年4月,港鐵與北京市政府簽署協議,首創以公私合營模式投資建設北京地鐵4號線。2012年9月,港鐵將鐵路業務拓展至杭州,獲得杭州地鐵1號線特許經營。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港鐵的改革開放故事
浙江省第一條地鐵杭州地鐵1號線也是港鐵以公私合營模式投資建造運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截至去年底,港鐵在深圳營運1條地鐵線路,同時已獲批另一條13號線的公私合營項目合約。在杭州,港鐵運營1號線及5號線。在北京,港鐵甚至營運多達5條地鐵線路。

  回歸25周年,這個過程中港鐵不但在香港取得驕人的成就,也為國家改革開放作出重要貢獻。

  延伸閱讀:當年今日九廣鐵路與地鐵合併 香港鐵路史掀新一頁

  延伸閱讀:羅湖口岸的改革開放故事 未來重建續推動深港交流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金庸小說

改革開放|從「禁書」變文學名著 金庸小說解禁內地全靠書迷鄧小平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內地與香港患難與共

香港回歸|內地與香港患難與共 抗疫救災一呼百應

2:01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香港回歸25周年北上港人申領內地居住證享有內地居民同等福利

香港回歸25周年|北上港人申領內地居住證 享有內地居民同等福利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掀大規模出國留學潮

改革開放|鄧小平一句話 推動大規模出國留學潮 中國學子走向世界

宋皇臺與消失的「聖山」|日軍炸山擴建啟德機場 宋皇臺石一分為三?

香港回歸紀念塔

   在大埔海濱公園裏,有一座高32.4米的香港回歸紀念塔,回歸塔牌匾由前新華社分社社長周南題詞。   紀念塔以木材為建築材料,分上下兩層,設計為螺旋形建築。遊人登上紀念塔,可將吐露港迷人景致盡收眼底,更可以遠眺八仙嶺及馬鞍山的景色。而這座建築物建於大埔海濱公園裏,當中還有一個特別的意義。

  香港回歸紀念塔所在地,正是當年英國接管新界時英軍登陸之處。

  1898年,英國強迫滿清政府簽署《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土地及島嶼「租借」給英國,為期99年。在1899年4月16日,港英政府在大埔舉行接管新界的儀式,而當時這批英軍登岸的地方正是現時香港回歸紀念塔所在之處。

 ...

最新文章

香港街道故事|銅鑼灣利園山為何消失?這幾條街為何以廣東四邑命名?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香港回歸25周年|一文看清 10個數字感受25年的香港轉變

香港回歸25周年|打卡之選!一文看清4大特色藝術裝置展覽

當代中國-社會民生-香港回歸25周年|特區政府推多項慶祝活動主題曲《前》寄語港人邁步向前

香港回歸25周年|特區政府推多項慶祝活動 主題曲《前》寄語港人邁步向前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港鐵的改革開放故事

香港回歸25周年|港鐵的改革開放故事 如何「心繫國家每一程」?

2:54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內地支持本港人才培育香港體育運動飛躍發展

香港回歸25周年|內地支持本港人才培育 香港體育運動飛躍發展

2:06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香港回歸25周年2004年CEPA實施零關稅助香港重振經濟

香港回歸|2004年CEPA實施 零關稅助香港重振經濟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回歸25周年北上消費cover

香港回歸|吃喝玩樂兼文創打卡 港人北上消費趨多元

改革開放

珠海

改革開放|一窮二白到GDP破4000億 珠海如何從小漁村變大都市?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編輯推薦

垃圾徵費|4‧22齊「走塑」 禁膠餐具外賣點算?網購棉花棒會否犯法?

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

廣州新地標|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 似天鵝又似遊輪 必看5大亮點

深圳美術館新館

北上新地標|深圳美術館新館打卡攻略 三大必看展覽

東莞虎門站擴容

東莞新地標|虎門站大變身 三鐵超級轉車站 15分鐘融入大灣區

廣州海珠區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示範區

AI新地標 |廣州海珠區建全國首個 AI大模型應用示範區

深圳京東電器城市旗艦店

華強北新地標!京東電器城市旗艦店登場 連電競賽場都有?

國際金融論壇永久會址-廣州南沙橫瀝島

南沙新地標|國際金融論壇永久會址登場 最高規格綠色建築有亮點

2:30

總體國家安全觀10周年 一文認識「國家安全」

2:49
我們的故宮-榫卯

我們的故宮|榫卯和斗拱的關係密不可分?

1:58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是甚麼?一文看清重點成果

1:54

一帶一路科普篇|如何以「中國方案」打造「數字絲綢之路」?

2:25

一帶一路科普篇|RCEP是甚麼?它與一帶一路如何1+1>2

2:46

一帶一路科普篇|「鋼鐵駝隊」是甚麼?解密中歐班列

2:52
一帶一路科普篇

一帶一路科普篇|亞投行與絲路基金扮演甚麼角色?

敦煌保育80年|「敦煌癡人」常書鴻 放棄留法回大漠 「為它死也值!」

坐在輪椅的人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欣賞別人的幸福

道濟會堂
丁新豹
丁新豹

丁新豹憶基督教跟革命的關係密切?

當代中國 時評

人均壽命不斷延長 中國人的「長壽密碼」有哪些?

2005年4月29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首次會晤

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首次會晤

學問勤中得 螢窗萬卷書

  成材必須苦學,所以有不少古語都與勤學有關,例如「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當中還隱含了一個典故。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出自汪洙《神童詩》,意思是學問需要勤奮學習才能得到,就像前人以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詩書一樣。

  「螢窗」就是指晋人車胤的故事。車胤少年時十分窮苦,吃都吃不飽,更別說晚上有油點燈供自己學習了。為了能夠利用晚上讀書,他廣捉螢火蟲載在小袋子內,取螢火蟲的一點點光來讀書,終能成才...

28年1次

  今年能「穿越」回1996年?大家都買起了1996年日曆?因為今年的公曆日曆,跟1996年完全一樣。為甚麼會有這樣的「巧合」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