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跟斗「飛」了351公里 費俊龍17年後再征穹蒼

編輯︰許可

  擔任神舟十五任務指令長的費俊龍,是第二度飛天了。資深航天迷還會記得,他在神舟六號任務期間,曾在太空中一個跟斗「飛了」351公里,一時傳為佳話。相隔17年,費俊龍再征穹蒼,這次他會給大家帶來甚麼驚喜?

費俊龍生於陽澄湖畔 自小嚮往軍營

費俊龍的妻子也是軍人,兩人育有一子。這是他們多年的全家福,相中費俊龍還是上校軍銜;他在2011年6月已晉升至少將。(網上圖片)

  費俊龍1965年5月出生在江蘇昆山陽澄湖畔,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上世紀60年代的昆山仍是一個傳統農業縣,與如今工商產業發達的全國百強縣之首,是兩個世界。

  相比之下,陽澄湖是大閘蟹之鄉,早已聞名。多少年後的費俊龍依然記得抓蟹的竅門:「岸邊上有一個個洞,拿鐵絲進去鈎,就能把螃蟹鈎出來。」

  他說:「那個年代,我們的葷菜基本就是螃蟹和魚,因為肉和油是定量供應的.......。」

費俊龍(右二)是中國第一批太空人,曾於1999年到俄羅斯接受失重飛機訓練。(網上圖片)

  那年代很多孩子都嚮往軍營,希望成為解放軍,費俊龍也不例外。中學姊姐夫送給他一套舊軍裝,費俊龍穿了好多年,縫縫補補,甚至個子長高了、衣服顯小了,還捨不得扔掉。

  1982年,空軍到昆山招募飛行員,費俊龍沒和父母商量就報了名,直到體檢做完瞳孔放大檢查,他戴着墨鏡回家,才在父母追問下露了底。

  那天晚上父親對費俊龍說:「我和你媽媽不會干涉你的選擇,但是你一旦作出選擇,就一定要幹好,要對得起你自己的選擇!」

費俊龍:飛天在中國不能只有傳說

費俊龍1998年成為中國第一批14名太空人,圖為2005年8月他在體訓館進行體能訓練。(網上圖片)

   費俊龍終於憑着優秀的表現、過人的身體質素獲空軍取錄;他在航校成績也非常突出,畢業後便獲邀留校,成為飛行教員,這一做就是十多年。

  而費俊龍的太空夢要從1988年說起。那時他在航校工作,偶然從在一篇報道中讀到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港譯 岩士唐)一段話:「人類第一個嚮往飛向月球的人是誰?是中國一位美麗的姑娘。人類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是誰?是一個美國人。那個美麗的中國姑娘,就是嫦娥;那個美國人,就是我。」

  延伸閱讀:準備25年 鄧清明終圓飛天夢

神舟六號任務2005年10月展開,火箭發射前酒泉正下着雪,費俊龍(左)和聶海勝(右)踏雪出征。(網上圖片)

  阿姆斯特朗的話令費俊龍若有所思,他認為:「飛天,在中國不能只有傳說。」

  幾年後,國家決定發展載人航天工程,要從解放軍飛行員中選拔第一批太空人,費俊龍毫不猶豫地報了名,他要實現中國人的飛天夢。

  1998年,各方面都極為出色的費俊龍通過重重考核,成了中國第一批14名太空人,開始接受外人難以想像的嚴格訓練;和他一同加入航天員大隊的,還有楊利偉、聶海勝、景海鵬等等。

  2005年,費俊龍迎來第一次飛天;他作為指令長,搭檔聶海勝執行神州六號任務;那是中國第二次載人航天任務,也是首次兩人多天任務。

時刻準備出征 費俊龍:這是我們的職責

費俊龍在神舟飛船內翻跟斗,成為「第一個把筋斗翻到太空」的中國人。(網上圖片)

  在任務第三天,費俊龍在飛船內用了3鐘時間,以非常協調的姿態連做了4個「前滾翻」,成為「第一個把筋斗翻到太空」的中國人,成為焦點新聞。

  傳媒還計算了一下:飛船飛行速度每秒7.8公里,費俊龍一個跟斗就飛了約351公里。

  完成神舟六號任務後,費俊龍曾出任中國航天員大隊大隊長,參與中國太空人選拔訓練工作,很少再出現在公眾視野。惟這些年來他並沒有離開訓練,一直保持最佳狀態,「時刻準備着出征,這是我們的職責。」費俊龍說。

神舟十五號乘組中,費俊龍(中)和鄧清明(右)大家都不陌生,但張陸(左)甚少公開知料,大家對其所知不多。(網上圖片)

  2022年11月29日開始的神舟十五號任務,57歲的費俊龍相隔17年後再征穹蒼,並第二度擔任指令長,而與他搭檔的是另一位老將鄧清明,以及外界認識不多的張陸。

  費俊龍說,他們是各次神舟任務乘組當中平均年齡最大的,「不過在我看來年齡雖然最大,但是我們的飛行本領依然保持在青春狀態。」

  中國已進入太空站年代,「天宮」的空間要比神舟飛船軌道艙寬敞得多,費俊龍會在這裏再表演翻跟斗嗎?還是會帶來其他驚喜?

1:35

「寶貝回家」助萬個失散家庭團圓 創辦人張寶艷:盼天下無拐

張陸 曾夢想當歌手的太空人

準備25年 鄧清明終圓飛天夢

殲-15戰機成功首降航母 總指揮羅陽累倒 再沒起來

最新文章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東風五號」全程飛行試驗成功

1980年5月18日

中國第一代洲際彈道導彈「東風五號」全程飛行試驗成功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一個跟斗「飛」了351公里 費俊龍17年後再征穹蒼

準備25年 鄧清明終圓飛天夢

張陸 曾夢想當歌手的太空人

中國太空站完工 6人同時進駐 一文看清2022年中國航天焦點

中國航天|是太空人還是航天員?太空站和空間站有分別嗎?

航天服「內外有別」 中國艙內航天服有甚麼作用?

1:53
當代中國-航空航天-8K太空影片

中國首部8K超高清太空影片 飛越蒼穹俯瞰壯美地球

時代英雄

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攀登者」王富洲

傑出名人

吳傳玉是誰?他是新中國奧運第一人

創新先鋒

小米造車

小米造車|從無到有只需3年 雷軍:小米正式成為一家車廠

潮流人物

KOL時代|堅守「生死第一線」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

小城大事

女性第一人!董紅娟登頂全部14座8000米級高峰

運動健兒

乒乓球員之最 馬龍擁30個世界冠軍!

影視巨星

林峯、《九龍城寨之圍城》

從「亞太區男歌星」到《九龍城寨》演技蛻變 林峯負評中成長

編輯推薦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30

總體國家安全觀10周年 一文認識「國家安全」

2:06

垃圾徵費|4‧22齊「走塑」 禁膠餐具外賣點算?網購棉花棒會否犯法?

1:48

極地科考船人性化設計 「雪龍2」Wi-Fi全覆蓋 菜式不重複

2:49
我們的故宮-榫卯

我們的故宮|榫卯和斗拱的關係密不可分?

2:50

香港最後私營屋邨 大坑西邨重建清拆 財爺亦是舊街坊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1:58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是甚麼?一文看清重點成果

敦煌保育80年|「敦煌癡人」常書鴻 放棄留法回大漠 「為它死也值!」

香港大學
丁新豹
丁新豹

丁新豹回顧香港大學是為中國而建立

編輯之選

「中國何以為中國」?從政治文明的角度解讀

俄羅斯、西方國家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俄羅斯雖被西方孤立 但西方被非西方世界孤立了

1980年5月18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東風五號」全程飛行試驗成功

中國第一代洲際彈道導彈「東風五號」全程飛行試驗成功

以銅為鏡;以古為鏡;以人為鏡

  這名句想必大家都有印象,出自劉昫《舊唐書 · 魏徵列傳》「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意思是用銅作鏡子,可以端正身上的衣衫帽子;用歷史作鏡子,可以知道歷代的興衰更替;用人作鏡子,可以發現自己的得失對錯。

  這是以直言敢諫著稱的唐朝名臣魏徵去世之後,唐太宗李世民對眾臣所說的感慨之言。

  李世民在位時廣開言路、虛心納諫,魏徵曾上疏數十,直陳其過,因此深得深得李世民重用。

  唐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魏徵病逝,唐太宗很難過,流着眼淚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

4個龍

     2024年是龍年,除了年份之外,原來月份、日期、時間都可以生肖來排序。那麼龍月、龍日是怎樣來定義?龍年、龍月、龍日、龍時這樣「四龍合一」的日子,今年會出現幾次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