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之境》紀錄片:展示中國海洋生態 鏡頭之美不遜BBC

編輯︰言嘉庸
撰文︰謝小明

  受到疫情影響,不少旅行計劃都被迫暫緩,其實宅在家也可以遊遍大江南北,透過「眼睛」旅行。如果喜歡窺探海洋世界的話,不妨欣賞國產自然紀錄片《蔚藍之境》,如同潛水員帶你走進蔚藍國度,縱覽中國近海舞台的偉大自然景觀。

《蔚藍之境》是由央視耗時4年傾力打造的自然紀錄片,全景式展示中國近海海域的自然生態,片中從海洋之景、海洋之境、海洋之情三方面敘述出海洋生態的美學。(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蔚藍之境》(自然篇)共6集,第1集《季節的輪迴》講述四季更替之時,海岸與海中生物所面對的各種考驗,像是斑海豹的第一次游泳、春季抹香鯨的洄游和蝦虎魚向上溯游等;第2集《潮水的節律》講海洋生物如何順應潮汐,才能在海洋中求得生機;第3集《濕地的競爭》則介紹濕地為不同的生物提供庇護及棲息地,觀摩黑嘴鷗、水鳥、石磺等生物在濕地的生存之道。

  第4集《海灣的懷抱》講述依賴海灣為生的中華白海豚、布氏鯨、中國鱟與毛躄魚等生存的策略;第5集《海島的空間》則展示烏龜怪方蟹、蝮蛇、海島獼猴等珍稀物種如何依賴海島生存;而第6集《生存的挑戰》介紹在中國海域生存的小海龜、寄居蟹、黃條鰤、鯕鰍等生物的求生本能,讓觀眾可以從影片展現的海洋地域文化與人文特色,發掘出大自然之美。

  延伸閱讀:《風味原產地》:食物做主角細訴各地飲食文化

《蔚藍之境》攝制隊在冬季的渤海遼東灣捕捉到斑海豹媽媽正鼓勵海豹寶寶第一次離開浮冰、嘗試第一次下水游泳的珍貴片段。(圖片來源:《蔚藍之境》截圖)

《蔚藍之境》採用4K超高清拍攝 多角度展示海洋生態之美

  《蔚藍之境》於2020年初開播,在幾乎「零宣傳」下,於網上悄悄地爆紅,贏得網友好評,更被稱為「鏡頭之美不遜於BBC的國產海洋紀錄片」,電影評論網站豆瓣網評分為9.1分(滿分10分)。據了解,《蔚藍之境》的攝製組全程採用4K超高清拍攝、航拍等先進攝影技術,也是中國的紀錄片團隊第一次以自然紀錄片的方式,全面、系統地拍攝中國海洋群像。

  而《蔚藍之境》的足迹,從海面冰封的渤海灣,一路走到四季分明的黃海、東海,再到長夏無冬的南海;從季節、潮流、濱海濕地、海島、海灣、生存挑戰等多個角度,紀錄大大小小的海洋生物及依賴海岸線生存的動物之故事,首次以全景方式展示中國的海洋風貌。

  延伸閱讀:《敦煌:生而傳奇》:劇情式紀錄片揭秘敦煌傳奇

《蔚藍之境》第1集《季節的輪迴》中有講述抹香鯨的洄游,春季從熱帶出發前往高緯度海域,觀眾還可看到抹香鯨噴出的水花在陽光下形成了一道彩虹。(圖片來源:《蔚藍之境》截圖)

《蔚藍之境》歷時四年製作 思考人類與海洋的關係

  四年間,《蔚藍之境》攝制組從千里冰封的極寒地帶走到熱帶海域的酷熱之地;由鹼蓬濕地、紅樹林到珊瑚礁、海草床,幾乎走遍中國海域所有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拍攝了約120個物種,其中涵蓋魚類、鯨豚類、鳥類、兩棲爬行類等,既有龐大的巨型鯨魚,也有細小的珊瑚卵團和浮游生物,以及隨波逐流的海月水母和環繞地球旅行的鳥類等。憑藉細膩的製作和精美的畫面,完整地記錄生物們覓食、獵殺、求偶、繁育、棲息、洄游等唯美鮮活的影像,再配以故事化的敘述方式,為觀眾提供一場豐富的海洋視覺盛宴。

《蔚藍之境》用4K超高清技術拍攝,可清晰地看見小丑魚在海葵產下的數百顆卵子。而小丑魚夫婦們不但會徘徊在海葵和卵盤之間,悉心照顧那些暴露在海葵外的魚卵,更會不厭其煩地為卵盤清理浮塵。(圖片來源:《蔚藍之境》截圖)

  此外,《蔚藍之境》的幕後陣容鼎盛,集結國內頂尖的海洋生物專家、一流的水下攝影師、專業的自然紀錄片創作團隊,不單止記錄了海洋生物為生存而戰的自然奇觀,為觀眾提供豐富的海洋知識。紀錄片更着眼保育海洋生態和資源,希望引發大眾思考人類與海洋未來的關係,尋覓人類與海洋和諧共生,共同發展之道,是一部意義深遠的好作品。

《蔚藍之境》記錄片拍攝到中華白海豚母親帶領寶寶到北部灣覓食,牠會示範用聲吶鎖定目標並快速衝向獵物,讓寶寶學習捕獵技能。(圖片來源:《蔚藍之境》截圖)

  延伸閱讀:8萬種子丨亞洲最大種子銀行為植物打造「挪亞方舟」 

梅艷芳上映|向梅姐致敬 重現百變天后傳奇一生

《理想之城》堪比職場版《甄嬛傳》 堅守造價師專業

《第一爐香》:許鞍華三遇張愛玲 從女性視角講故事

《長津湖》創票房神話 香港導演為何能拍好主旋律電影

最新文章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東風五號」全程飛行試驗成功

1980年5月18日

中國第一代洲際彈道導彈「東風五號」全程飛行試驗成功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臘腸

春節|臘腸全國口味盤點 哪裏的最好吃?

旅遊風物

湖南長沙

高鐵沿線遊|暢玩長沙3大景點 北上「新蒲點」有何魅力?

影視時尚

盤點林依晨代表作 「零負評女神」實至名歸?

編輯推薦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30

總體國家安全觀10周年 一文認識「國家安全」

2:06

垃圾徵費|4‧22齊「走塑」 禁膠餐具外賣點算?網購棉花棒會否犯法?

1:48

極地科考船人性化設計 「雪龍2」Wi-Fi全覆蓋 菜式不重複

2:49
我們的故宮-榫卯

我們的故宮|榫卯和斗拱的關係密不可分?

2:50

香港最後私營屋邨 大坑西邨重建清拆 財爺亦是舊街坊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1:58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是甚麼?一文看清重點成果

敦煌保育80年|「敦煌癡人」常書鴻 放棄留法回大漠 「為它死也值!」

香港大學
丁新豹
丁新豹

丁新豹回顧香港大學是為中國而建立

編輯之選

「中國何以為中國」?從政治文明的角度解讀

俄羅斯、西方國家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俄羅斯雖被西方孤立 但西方被非西方世界孤立了

1980年5月18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東風五號」全程飛行試驗成功

中國第一代洲際彈道導彈「東風五號」全程飛行試驗成功

以銅為鏡;以古為鏡;以人為鏡

  這名句想必大家都有印象,出自劉昫《舊唐書 · 魏徵列傳》「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意思是用銅作鏡子,可以端正身上的衣衫帽子;用歷史作鏡子,可以知道歷代的興衰更替;用人作鏡子,可以發現自己的得失對錯。

  這是以直言敢諫著稱的唐朝名臣魏徵去世之後,唐太宗李世民對眾臣所說的感慨之言。

  李世民在位時廣開言路、虛心納諫,魏徵曾上疏數十,直陳其過,因此深得深得李世民重用。

  唐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魏徵病逝,唐太宗很難過,流着眼淚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

4個龍

     2024年是龍年,除了年份之外,原來月份、日期、時間都可以生肖來排序。那麼龍月、龍日是怎樣來定義?龍年、龍月、龍日、龍時這樣「四龍合一」的日子,今年會出現幾次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