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姓埋名研發核潛艇 黃旭華30年沒回家

編輯︰許可

  研發核潛艇曾是國家機密,總設計師黃旭華為此隱姓埋名30年,一直無法回廣東老家看望父母,甚至父親過世也不能奔喪,但他始終無怨無悔;自古忠孝難兩全,黃旭華的一生詮釋了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的孝。

研核潛艇屬工作機密 黃旭華隻字不能提

   研發核潛艇是國家絕密,在執行任務前,黃旭華於1957年元旦曾回到廣東老家,當時已年過六旬的母親再三囑咐:「工作穩定了,要常回家看看。」但此後近30年,黃旭華因為工作保密,也因為工作繁忙,再沒機會回到老家。在這些日子,他只說在北京工作,其他隻字不提。老家親人能聯繫他的唯一方法就是一個編號145的內部郵箱。

在黃旭華等老一代科學家努力下,中國核潛艇從無到有。有西方記者的報告稱,預計到2030年,解放軍各款核潛艇將增至16艘。圖為092型核潛艇,它是中國第一款戰略核潛艇。(網上圖片)

  對於黃旭華的「失蹤」,家鄉親人初時完全無法理解。弟弟妹妹們總說「三哥(黃旭華)大學畢業了,就忘了家」;姊姊更直接寫信開罵,指摘他「愈大愈不懂事」;父親收到他逢年過節寄回來的錢,更氣得立即把錢退回去。對這一切,黃旭華感到愧咎,也感到委屈。

為研核潛艇未能見父最後一面 黃旭華遺憾

  後來父親中風,家人沒有其他辦法聯絡,只好把信寫到145郵箱通知黃旭華,但他半年後才拿到信,此刻父親已撒手塵寰。沒能見到父親最後一面,成了黃旭華心裏永遠的遺憾。

  1986年底,兩鬢斑白的黃旭華終於趁出差回到廣東,但到達海豐卻發現母親不在,原來他的二哥去世後,家人把母親接到弟弟在肇慶的家。他馬上趕往幾百公里外的肇慶,才見到已93歲高齡的母親。

  延伸閱讀:著名核潛艇專家黃旭華:中華民族必定如日出東方一般崛起

黃旭華1986年到廣東出差,終於在肇慶見到年過九旬的母親。後來母親去世,黃旭華每年冬天都會戴上母親的舊圍巾,他說:「感覺圍了這條圍巾,母親就一直跟我在一道。我真的非常想念我的母親。」(網上圖片)

  但此際黃旭華所做的一切還沒「解密」,他不能說太多,只好含着淚花說:「人們常說忠孝不能雙全,我說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

  直到1987年,母親收到黃旭華寄來的一本《文匯月刊》,裏面一篇題為《赫赫而無名的人生》文章,提到設計核潛艇的「黃總設計師」。

雜誌透露黃旭華絕密工作 母親終諒解

   雖然文章沒指名道姓,但卻提到了「黃總設計師夫人李世英」,母親當然知道這是兒媳的名字,至此她終於明白了,那個「不要家」的兒子,原來一直在為國鑄盾。她萬分激動,馬上把兒們們都叫過來,鄭重地對大家說:「三哥的事大家要理解,要諒解。」

2017年黃旭華作到北京出席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合影時,總書記習近平看到站在第二排的黃旭華,馬上拉開前排的椅子,把他請到自己身邊就坐,這一幕很多內地觀眾都還記得。(電視圖片)

  「理解」和「諒解」傳到了黃旭華的耳朵,他哭了。他說:「我對不起他們(家人),我沒有當好兒子,也沒有當好丈夫,也沒有當好父親,核潛艇就是我的一切。不能說我對家沒有感情,我欠了我的父母、愛人、女兒,欠了一輩子還不了的情債。」

  此後黄旭華的工作解密,有了更多機會回到老家。他去到父親的墓前:「爸爸,我來看你了,我相信你也像媽媽一樣能夠諒解我。」說畢便淚如雨下。

  延伸閱讀:兩美元模型玩具作參考 黃旭華造出中國核潛艇

  延伸閱讀: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自深潛 黃旭華創世界先例

七一勳章|全球首位慣性導航博士 陸元九一生貢獻中國航天事業

捨西方優渥生活回國效力 華羅庚:為了國家民族

包攬中國航天4個「第一」 神舟之父戚發軔

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自深潛 黃旭華創世界先例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1:44

「嫦娥之父」歐陽自遠 打開中國的探月大門

1:58

中國高鐵為何這麼穩?女總設計師梁建英:因為我暈車

隱姓埋名研發核潛艇 黃旭華30年沒回家

「中國計算機之母」 夏培肅的永恒傳奇

包攬中國航天4個「第一」 神舟之父戚發軔

百歲「兩彈一星」元勳王希季 他把中國第一顆衛星送上天

孫家棟見證航天發展 他還是「中國衛星之父」

時代英雄

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攀登者」王富洲

傑出名人

吳傳玉是誰?他是新中國奧運第一人

創新先鋒

小米造車

小米造車|從無到有只需3年 雷軍:小米正式成為一家車廠

潮流人物

KOL時代|堅守「生死第一線」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

小城大事

女性第一人!董紅娟登頂全部14座8000米級高峰

運動健兒

乒乓球員之最 馬龍擁30個世界冠軍!

影視巨星

林峯、《九龍城寨之圍城》

從「亞太區男歌星」到《九龍城寨》演技蛻變 林峯負評中成長

編輯推薦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30

總體國家安全觀10周年 一文認識「國家安全」

2:06

垃圾徵費|4‧22齊「走塑」 禁膠餐具外賣點算?網購棉花棒會否犯法?

1:48

極地科考船人性化設計 「雪龍2」Wi-Fi全覆蓋 菜式不重複

2:49
我們的故宮-榫卯

我們的故宮|榫卯和斗拱的關係密不可分?

2:50

香港最後私營屋邨 大坑西邨重建清拆 財爺亦是舊街坊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1:58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是甚麼?一文看清重點成果

敦煌保育80年|「敦煌癡人」常書鴻 放棄留法回大漠 「為它死也值!」

編輯之選

中國政治文明為何是獨一份的存在?

香港大學
丁新豹
丁新豹

丁新豹回顧香港大學是為中國而建立

編輯之選

「中國何以為中國」?從政治文明的角度解讀

凡出言 信為先;訴與妄 奚可焉

  這句名言出自李毓秀《弟子規》。《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加以演說而成。

  孔子曾說過:「假使一個人沒有守住信用,就不知道他還有甚麼可以取法的了。」也就是說,即使具備了許多才能學問,若沒有了「信」,在社會上就行不通!

  就像一部性能優越的汽車,具備了頂尖功能,若不加油,也不能在路上飛馳。

  孔子晚年時,有一個小邾國的大夫,進獻句繹這塊土地投奔魯國,為了求得安全,一般人都...

4個龍

     2024年是龍年,除了年份之外,原來月份、日期、時間都可以生肖來排序。那麼龍月、龍日是怎樣來定義?龍年、龍月、龍日、龍時這樣「四龍合一」的日子,今年會出現幾次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