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串」美食之旅 繪製中國燒烤地圖

編輯︰紀小婷
撰文︰謝小明

  自《舌尖上的中國》掀起美食紀錄片熱潮後,《行走的餐桌》、《味道中國》等也備受關注。以上紀錄片大多是官方電視台的鴻篇巨製,主題亦集中於精美高端食材;而近期爆紅的《人生一串》就另闢蹊徑,不僅製作方是「更懂年輕人」的影片平台bilibili,而且取材自平民美食「燒烤」。一起坐在燒烤攤吃幾串烤肉的那份愜意,正正是普羅大眾的生活寫照,也是《人生一串》令觀眾產生共鳴的原因。

《人生一串》深入淺出介紹中國串燒文化

紀錄片人生一串01
美食紀錄片《人生一串》由近年大熱的影片網站bilibili製作推出,用貼地方式介紹多地串燒美食和背後故事。(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不管你走到中國哪個城市,總會看到滿是「煙火氣」的燒烤攤,所以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燒烤的地位難以取代。《人生一串》的攝製組花了數個月時間,走遍內地27個省、30多個城市,共500多家燒烤攤,將國人的燒烤情結呈現在觀眾眼前。

紀錄片人生一串02
《人生一串》第1、2季已經播出,目前第3季亦在拍攝中。(圖片來源:官方圖片)

  影集自2018年6月於bilibili獨家開播以來,總播放量超過9,000萬,在bilibili的評分為9.8,豆瓣電影網評分為8.9,其續作《人生一串 第二季》於2019年播出,播放量再創高峰,達1.1億。從兩季的播放量來看,《人生一串》的確贏得觀眾的認可。

紀錄片人生一串03
《人生一串》在bilibili上的播放量在1億左右,街頭美食和背後文化吸引不少年輕人觀看。(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吃一碗清甜爽滑的冰粉 細味川菜經典夏日甜品 

高手在民間  《人生一串》尋覓中國傳奇地道燒烤攤

  《人生一串》的鏡頭簡單直接,全神貫注為觀眾介紹各地美食,將四川西昌的帶皮烤涼山小豬肉、新疆烤全羊、湛江生蠔、遼寧錦州的乾豆腐卷及湖南長沙烤韭菜等特色食物帶到螢幕前。在炭火上飛舞的肉串,燒烤高手利落精準的調味,讓觀眾充分感受到撲鼻的「煙火氣」。

紀錄片人生一串04
《人生一串》堪稱中國串燒大全,各類菜式都囊括其中。圖為片中展示的燒烤生蠔。(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除了展示烤串、烤蔬菜等常見吃法外,還有討論度很高的「暗黑系燒烤」,包括烤腦花、豬鞭,更有烤蠶蛹、烤蛾子、青蠶、烤豬眼睛等,一般人眼中罕見的食材正正是當地人必點菜式,亦都反映了當地獨具特色的美食文化和理念。

紀錄片人生一串05
食材、配方、烹飪過程、店鋪故事,這些細節在《人生一串》中一一得以呈現。圖為片中的燒烤韭菜。(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延伸閱讀:尋味中山「食」盡大灣區  馳名石岐乳鴿「一鴿勝九雞」

《人生一串》延續街頭巷尾「煙火氣」的感動

  《人生一串》與以往的美食紀錄片不同,它沒有專業點評,而是好像當地的老朋友一樣,帶領觀眾品嚐街頭巷尾的特色燒烤攤檔。透過節目匯集各路燒烤美食,刻劃出一份充滿獨特地域性的燒烤地圖,更為介紹過的燒烤攤帶來改變。

紀錄片人生一串06
《人生一串》以「美食為主、故事調味」的角度出發,深入街頭巷尾記錄各地區的特色美食,更揭開隱藏在美食背後的人情故事。(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第一季中介紹過的小攤變成小店,甚至由小店變大店,有的老闆還添了孩子。

  第二季把這些變化都剪進了片中,記錄市井變化,更延續觀眾的感動。目前《人生一串 第三季》已開拍中,主創團隊指仍會保留前兩季珍貴的「煙火氣」,繼續以美食作為切入點,再一次記錄民眾質樸又幸福的生活。

紀錄片人生一串07
人情味和煙火氣,是《人生一串》這部紀錄片備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改編自民航奇迹 《中國機長》致敬平凡英雄

《機智女法醫》:古裝查案口碑之作 彰顯古代女性獨立自主

《奪冠》:比「奪冠」更重要的事 傳承中國女排精神

《理智派生活》:致30+女性的情書

最新文章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東風五號」全程飛行試驗成功

1980年5月18日

中國第一代洲際彈道導彈「東風五號」全程飛行試驗成功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臘腸

春節|臘腸全國口味盤點 哪裏的最好吃?

旅遊風物

湖南長沙

高鐵沿線遊|暢玩長沙3大景點 北上「新蒲點」有何魅力?

影視時尚

盤點林依晨代表作 「零負評女神」實至名歸?

編輯推薦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30

總體國家安全觀10周年 一文認識「國家安全」

2:06

垃圾徵費|4‧22齊「走塑」 禁膠餐具外賣點算?網購棉花棒會否犯法?

1:48

極地科考船人性化設計 「雪龍2」Wi-Fi全覆蓋 菜式不重複

2:49
我們的故宮-榫卯

我們的故宮|榫卯和斗拱的關係密不可分?

2:50

香港最後私營屋邨 大坑西邨重建清拆 財爺亦是舊街坊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1:58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是甚麼?一文看清重點成果

敦煌保育80年|「敦煌癡人」常書鴻 放棄留法回大漠 「為它死也值!」

香港大學
丁新豹
丁新豹

丁新豹回顧香港大學是為中國而建立

編輯之選

「中國何以為中國」?從政治文明的角度解讀

俄羅斯、西方國家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俄羅斯雖被西方孤立 但西方被非西方世界孤立了

1980年5月18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東風五號」全程飛行試驗成功

中國第一代洲際彈道導彈「東風五號」全程飛行試驗成功

以銅為鏡;以古為鏡;以人為鏡

  這名句想必大家都有印象,出自劉昫《舊唐書 · 魏徵列傳》「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意思是用銅作鏡子,可以端正身上的衣衫帽子;用歷史作鏡子,可以知道歷代的興衰更替;用人作鏡子,可以發現自己的得失對錯。

  這是以直言敢諫著稱的唐朝名臣魏徵去世之後,唐太宗李世民對眾臣所說的感慨之言。

  李世民在位時廣開言路、虛心納諫,魏徵曾上疏數十,直陳其過,因此深得深得李世民重用。

  唐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魏徵病逝,唐太宗很難過,流着眼淚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

4個龍

     2024年是龍年,除了年份之外,原來月份、日期、時間都可以生肖來排序。那麼龍月、龍日是怎樣來定義?龍年、龍月、龍日、龍時這樣「四龍合一」的日子,今年會出現幾次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