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當代中國的故事 莫言筆下的鄉土情懷

撰文︰郭曉陽

  俗語說,作家都是會說故事的人。說故事的作家多,但能說好故事的作家少,能夠獲得大眾認同的作家就更少。莫言是首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當代中國作家,他的作品不但成功打入英語世界,更將當代中國的社會故事傳揚至世界舞台,靠的就是說好故事,說好真實的生活故事,說好一個屬於中國人的故事。

當代中國文學 刻畫中國人的面貌

  原名管謨業的莫言,因為作品包含極具個人特色的魔幻現實主義,讓他的作品獲得諾貝爾評審的肯定,獲得2012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是諾貝爾獎頒獎112年來,首個登上瑞典斯德哥爾摩市政大廳的頒獎殿堂的當代中國的中國籍作家。

  文學作品分很多種,莫言的作品可說是當代中國的人文文學經典,而分辨人文文學的高下,就在於作品對人性的刻畫有多深層次。從《透明的紅蘿蔔》到《紅高粱》、再到《豐乳肥臀》和《蛙》,無一不是關於中國人的故事,無一不是將中國人的精神面貌刻畫出來。

當代中國-莫言
莫言的作品充滿了鄉愁和情懷,也正是這種寫實的文學特色,讓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圖片來源:AP)

  莫言的創作路並非一帆風順。他首次發表作品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其小說處女作《春夜雨霏霏》沒有引起太大的迴響,直到1984年的一次軍藝文學研討會上,莫言對當時已經小有名氣的作家李存葆的作品《山中,那十九座墳塋》提出批評後,引發在座當代中國文學界同仁激烈反駁後,才令莫言狠下決心,埋首創作,決心寫出更好的作品。

  不久,首部為人熟悉的作品《金色的紅蘿蔔》誕生,小說描寫孤苦無依的黑孩在後母的虐待和社會的冷漠中,磨練出對苦難的非凡忍耐力,並在苦難中所產生的美麗幻覺的毀滅。故事其後改名為《透明的紅蘿蔔》,並由解放軍藝術學院推薦給當代中國小說雜誌《中國作家》,正式發表後,引發文壇的巨大關注。從那時候開始,莫言才正式走進文學界的視野。

當代中國-莫言
電影《紅高粱》的原作正是出自莫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莫言的作品之所以吸引,就是因為他所寫的故事充滿對當代中國真實和對生活的刻畫,而且將他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身邊朋友的經歷表現出來,讓文章有種真實的存在感。這種從細節入手,從生活取材的風格,讓作品充滿現實性,但在現實的題材中,莫言又會加入一些魔幻的元素,讓故事有種與現實的衝擊在其中。

創作真實當代中國 融入生活化的經歷

  小說表面上是在講故事,實際上是對於人性的考察,這是莫言對寫文章的定義。

  從最初的短篇作品。到獲獎的長篇小說,莫言就是因為對人的深層次刻畫,以及對人性的寫實式描寫,獲得大眾的認同。

當代中國-莫言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他在東北的舊居也成為了大眾參觀的景點。(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莫言的作品中,最為人熟悉的,相信是曾經改編過成為電影的《紅高粱》。這部以抗日戰爭,以及上世紀30、40年代的高密東北鄉民間生活為背景的故事,成為電影後不但紅遍當代中國,更開始被西方文化界認識,讓莫言的文學作品正式登上世界的舞台。

堅持風格 描寫當代中國農村鄉土風情

  即使被世界文學所接納後,莫言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寫作原則和理念,並沒有為此去改編寫作方向。在《紅高粱》系列出版後的30年裏面,莫言還是一直講高密東北鄉的故事作為主軸:《紅高粱》寫的是「我爺爺我奶奶」、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豐乳肥臀》寫的是「我爹我媽」、直到2005年出版的《生死疲勞》就寫了「我」這一代人。

當代中國-莫言
莫言的作品充滿真實性,是認識當代中國的社會和風俗的一個好途徑。(圖片來源:Getty)

  正是堅持風格,讓莫言沒有迷失在寫作的道路上,也讓莫言的作品成功塑造出一個獨特的風格。

  莫言曾經說過,其實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講述當代中國的故事,作家用筆,演員在舞台,即使工人和農民,也在講中國故事,只不過大家的職業不同罷了。讓外國人了解到中國人的精神面貌,這是作家講故事的最根本的目的。這就是莫言心中的當代中國文學。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貝聿銘

桌球觸發靈感 貝聿銘從中國文化領略天人合一建築觀

當代中國-中國經濟-李書福

李書福的堅持與執著 打造當代中國第一輛民營汽車

「老乾媽」:用一樽辣醬書寫中國經濟傳奇

2:14

曾被鋼琴老師開除 郎朗不負才華成大師

相關標籤

學問勤中得 螢窗萬卷書

  成材必須苦學,所以有不少古語都與勤學有關,例如「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當中還隱含了一個典故。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出自汪洙《神童詩》,意思是學問需要勤奮學習才能得到,就像前人以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詩書一樣。

  「螢窗」就是指晋人車胤的故事。車胤少年時十分窮苦,吃都吃不飽,更別說晚上有油點燈供自己學習了。為了能夠利用晚上讀書,他廣捉螢火蟲載在小袋子內,取螢火蟲的一點點光來讀書,終能成才...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 屠呦呦用「中國神藥」改變世界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百歲楊振寧的家國情懷

當代中國-莫言

說好當代中國的故事 莫言筆下的鄉土情懷

12歲隻身從河南農村來港 崔琦踏上諾貝爾獎之路

放下傷心往事 崔琦63年後重踏故鄉

當代中國-高錕初到香港

舉家離開上海 高錕初到香港

當代中國-高錕-高錕中大面試記

高錕中大面試記

時代英雄

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攀登者」王富洲

傑出名人

吳傳玉是誰?他是新中國奧運第一人

創新先鋒

小米造車

小米造車|從無到有只需3年 雷軍:小米正式成為一家車廠

潮流人物

KOL時代|堅守「生死第一線」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

小城大事

女性第一人!董紅娟登頂全部14座8000米級高峰

運動健兒

乒乓球員之最 馬龍擁30個世界冠軍!

影視巨星

林峯、《九龍城寨之圍城》

從「亞太區男歌星」到《九龍城寨》演技蛻變 林峯負評中成長

編輯推薦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30

總體國家安全觀10周年 一文認識「國家安全」

2:06

垃圾徵費|4‧22齊「走塑」 禁膠餐具外賣點算?網購棉花棒會否犯法?

1:48

極地科考船人性化設計 「雪龍2」Wi-Fi全覆蓋 菜式不重複

2:49
我們的故宮-榫卯

我們的故宮|榫卯和斗拱的關係密不可分?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1:58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是甚麼?一文看清重點成果

1:54

一帶一路科普篇|如何以「中國方案」打造「數字絲綢之路」?

編輯之選

「中國何以為中國」?從政治文明的角度解讀

俄羅斯、西方國家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俄羅斯雖被西方孤立 但西方被非西方世界孤立了

農田、貨櫃船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從土地和海洋文明 看東、西方兩大文明的差異

佛系

  佛家理念一切講求緣分,順其自然,不催逼、不強求,隨心而行、平凡過活,「佛系」的理念也同出一轍。

  「佛系」此詞源於2014年日本一本雜誌提出的「佛系男子」概念,指的是男子專注於自己的興趣或工作,而不花心神和時間去追求異性、談戀愛。這個詞於2018年左右在網絡上竄紅,成為近年新一代人的生活態度。

  此後,衍生出「佛系女子」、「佛系青年」、「佛系生活」等一系列詞語,也是一種好像看破紅塵,一切等緣...

4個龍

     2024年是龍年,除了年份之外,原來月份、日期、時間都可以生肖來排序。那麼龍月、龍日是怎樣來定義?龍年、龍月、龍日、龍時這樣「四龍合一」的日子,今年會出現幾次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