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傻分不清 衙前围即是衙前围村?衙前围村与衙前围道息息相关?

撰文︰黄皓颐

  近日电影《九龙城寨之围城》成为热话,香港首星期收逾2,500万港元,内地票房更接近4亿人民币。片中的九龙城寨 (正名九龙寨城)场景,令人勾起对寨城的集体回忆。

  九龙寨城在1994年正式清拆,至今刚好30年,后改建为九龙寨城公园。除了寨城外,邻近地区也有不少值得细味的历史故事,例如九龙城正拟重建的衙前围道,跟衙前围、衙前围村,名字相似度高,究竟有没有关连?

衙前围道是官员收税专门通道?

衙前围道与侯王道交界处
1950年代,启德机场扩场期间,衙前围道的临时运输道路安排,曾在九龙城街市外的侯王道交界处设立高架段,让人车在下面通过。(图片来源:香港记忆)

  若你家住黄大仙一带,应该会毫不含糊地说出:“衙前围就是衙前围村吧!”你的答案是对的。

  那么,衙前围村和衙前围道又有否关连?很多人会说,衙前围村位于黄大仙,而衙前围道是在九龙城,两者没甚关系。

  然而,翻查资料,曾有衙前围原居民指出,现在的衙前围道当年是沿海边行进衙前围的道路,因而该条街道就以衙前围命名,称为衙前围道。

  其实有关衙前围道的名字由来,一直以来有多个说法。最多人知道的,它从前是一条只有官府官员行走的街道。

  为什么呢?有指九龙城开埠后,居民大多以晒盐维生,九龙城一带是发展蓬勃的盐田区,因此官员每月会定时向当地盐户收取税项。他们会由道路的一端走到另一端街尾,环绕着衙(官员办理公务的处所)前行一圈来收集税项,故而该条街道称为“衙前围道”。 

衙前围道
衙前围道

  延伸阅读:香港街道故事|同样经历重建 利东街又何叫囍帖街? 前身跟红灯区相关?

衙前围村原称“衙前村” 因一事变成“衙前围村”

衙前围村
逾400年历史的衙前围村,官府衙门前面建村,初称“衙前村”,后因防御海盗滋扰而加建围墙,因而称为“衙前围村”。图摄于2004 年。(图片来源:Getty)

  至于进行重建的衙前围村,曾被称为本港市区最后一条围村。相传该村是由吴、陈、李三姓的原居民祖先建成,已经有超过400年历史。

  有说因其在官府衙门前面的海边建村,初时称为“衙前村”,后来因不时受到海盗滋扰,为保障村民安全,就在村里加建了围墙,因而称为“衙前围村”。

  “衙前围村”又称为“庆有余”,皆因村口石额有此三个题字,意思是“满溢的繁荣及兴旺”。

  衙前围村由三条窄街及六条横巷组成,外围跟本地大部分围村相若,皆以方形为主,唯一入口设在围墙的正中央位置。围村入口建有门楼,门楼与角楼是防止敌人进攻的建筑设施。

  延伸阅读:香港街道故事|铜锣湾闹市曾有企鹅出巡?糖街有糖厂?东角何来角?

衙前围村60年代曾逃清拆危机 回归后难逃重建命运

衙前围村
衙前围村一角。(图片来源:Getty)

  全盛时期,衙前围村与附近六条围村,包括沙浦村、衙前塱村、隔坑村、石鼓垄村、打鼓岭村及大磡村,合称“衙前围七约”。随着城市发展,它们都已先前清拆,改建为住宅高楼或其他综合发展设施。

  早于1960年代,衙前围村已遭遇被清拆危机,当时港英政府计划市区重建,想清拆围村,但遭村民反对,后来更告上伦敦高等法院,获胜诉后围村得以保留下来。

  惟1980年代有地产商开始收购围村内村屋,加上香港回归后,港府将衙前围村纳入重建项目中,使这条数百年的古村,始终难逃重建的命运。

  2016年,市建局完成了衙前围村重建项目所有收购、安置及补偿工作,再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工作,以及各种后续行政程序,已正式展开清拆工作,预期将于2030至2031年建成约750个住宅单位。

  除了衙前围村重建外,亦将要展开的九龙城衙前围道及贾炳达道重建工程,再加上启德发展区的逐步落成,九龙核心区势将呈现一个新面貌。

  延伸阅读:九龙寨城清拆 “三不管”地带写入香港历史

 

炸油糍、冷糕、叮叮糖、牛杂、臭豆腐

集体回忆|消失的味道?那些年我们吃过的街头小食

九龙公园前身是军营?士兵多风流 尖沙咀乐道因性病医院命名?

总统戏院

集体回忆|铜锣湾标志“总统等” 70、80后怀念的总统戏院

香港街道故事|铜锣湾利园山为何消失?这几条街为何以广东四邑命名?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垃圾征费|4‧22齐“走塑” 禁胶餐具外卖点算?网购棉花棒会否犯法?

宋皇台与消失的“圣山”|日军炸山扩建启德机场 宋皇台石一分为三?

油麻地戏院

集体回忆|逾90年历史油麻地戏院 曾首创一票全日看“咸片” 现活化成粤剧基地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