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總設計師 張榮橋是「火星探險家」

編輯︰許可

  英國著名科學雜誌《自然》評選2021年度十大人物,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的總設計師張榮橋是其中之一;該刊讚揚張榮橋在天問一號任務「交出的完美答卷」,更形容他是「火星探險家」。

天問一號成功着陸 張榮橋激動落淚

   出生於1966年的張榮橋是安徽祁門縣人,他畢業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再獲得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碩士,是電磁場方面的專家。

  此後張榮橋一直在中國航天科技一線工作,曾擔任國防科工委月球探測中心總工程師、嫦娥探月工程副總指揮、深空探測論證工程總設計師等職務,而他更為人知的「銜頭」,是中國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的總設計師。

  天問一號2020年7月23日由「長征五號」火箭發射升空,經過7個多月飛行後於2021年2月底抵達火星軌道,同年5月15日成功在火星表面着陸。

天問一號着陸火星,張榮橋拭淚的一幕感動無數國人。(網上圖片)

  當天問一號成功着陸的信號傳回,身在北京航天飛控中心的張榮橋激動得掉下眼淚。

  他說:「為了今天的首戰告捷,我們從10年前開始籌劃,千軍萬馬為之奮鬥了6年,在發射場堅守了110天,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堅持了202天,首戰告捷就是環繞火星,之後到今天又堅守了93天,目的是甚麼呢,就是為了今天最終的勝利!」

  延伸閱讀:「天問一號」探火星 最進取中國科技任務

張榮橋入選《自然》雜誌年度十大人物

   張榮橋後來接受傳媒訪問,再憶述當時的心情。他說,那時內心百感交集,終嘗所願的欣喜,對工程研製不懈奮鬥的感動,對各方力量鼎力支持的感激一時湧上心頭,「流下淚水,有甜有鹹」。

  天問一號着陸火星後7天,它搭載的「祝融號」駛離着陸平台,開始巡視探測火星,一直工作至今,而中國也成為首個通過一次任務,實現對火星「繞、落、巡」的國家,也是第二個讓火星車成功着陸的國家。

  《自然》是2021年12月15日公布年度十大人物評選結果,張榮橋是唯一上榜的中國人。

張榮橋任總師的天問一號任務中,祝融號火星車是重點中的重點。該車設計壽命只有90日,但目前已超期服役。圖為用分離相機拍攝的祝融號和着陸平台合照。(網上圖片)

  在這一年度中,《自然》十大人物聚焦身處重要科學事件中心的個人,「這些科學事件對全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該雜誌認為,天問一號的成功,是總設計師的張榮橋交出的完美答卷。《自然》還形容,張榮橋是為「火星探險家」( Mars explorer)。

  當然,張榮橋絕不只是「火星探險家」,因為天問一號任務只是中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日後中國除了將有樣返回等火星任務外,還將擇機開展小行星探測、以及木星系和行星際穿越探測等任務,而張榮橋將繼續是核心人物,他的「探險」之路也將走得更遠。

《自然》創刊於1869年,是世界最早的科學期刊之一。該刊在2021年12月的一期公布張榮橋入選年度十大人物。 (網上圖片)

緬懷偉人|除了袁隆平 2021年辭世的學界泰斗還有他們

1:45

生命剩下27天會做甚麼? 核試專家林俊德選擇了繼續工作

80後美女教授研發智能無人艇 彭艷改變海上「遊戲規則」

2:52

貝聿銘中國首幢作品 北京香山飯店被指樸素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攀登者」王富洲

傑出名人

吳傳玉是誰?他是新中國奧運第一人

創新先鋒

小米造車

小米造車|從無到有只需3年 雷軍:小米正式成為一家車廠

潮流人物

KOL時代|堅守「生死第一線」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

小城大事

科技考古追尋塵封歷史 文少卿:讓無名烈士變有名

運動健兒

乒乓球員之最 馬龍擁30個世界冠軍!

影視巨星

林峯、《九龍城寨之圍城》

從「亞太區男歌星」到《九龍城寨》演技蛻變 林峯負評中成長

編輯推薦

神州冷知識|「北京時間」不是來自北京?

神州冷知識|天安門掛過12人的畫像?毛澤東畫像有8個版本?

神州冷知識|中國人口第一村在廣東 居民比這些國家還要多......

神州冷知識|國土跨越5時區 中國城市有時差?

神州冷知識|深圳=大水溝? 「圳」是甚麼意思?

1:31

神州冷知識|最多跨兩省就能走遍全國 哪個省能做到?

神州冷知識|澳門英文名稱為何是Macao?這個說法令人會心一笑

2:30

總體國家安全觀10周年 一文認識「國家安全」

2:06

垃圾徵費|4‧22齊「走塑」 禁膠餐具外賣點算?網購棉花棒會否犯法?

1:48

極地科考船人性化設計 「雪龍2」Wi-Fi全覆蓋 菜式不重複

2:49
我們的故宮-榫卯

我們的故宮|榫卯和斗拱的關係密不可分?

2:50

香港最後私營屋邨 大坑西邨重建清拆 財爺亦是舊街坊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1:58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是甚麼?一文看清重點成果

敦煌保育80年|「敦煌癡人」常書鴻 放棄留法回大漠 「為它死也值!」

編輯之選

中國政治文明為何是獨一份的存在?

香港大學
丁新豹
丁新豹

丁新豹回顧香港大學是為中國而建立

編輯之選

「中國何以為中國」?從政治文明的角度解讀

凡出言 信為先;訴與妄 奚可焉

  這句名言出自李毓秀《弟子規》。《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加以演說而成。

  孔子曾說過:「假使一個人沒有守住信用,就不知道他還有甚麼可以取法的了。」也就是說,即使具備了許多才能學問,若沒有了「信」,在社會上就行不通!

  就像一部性能優越的汽車,具備了頂尖功能,若不加油,也不能在路上飛馳。

  孔子晚年時,有一個小邾國的大夫,進獻句繹這塊土地投奔魯國,為了求得安全,一般人都...

4個龍

     2024年是龍年,除了年份之外,原來月份、日期、時間都可以生肖來排序。那麼龍月、龍日是怎樣來定義?龍年、龍月、龍日、龍時這樣「四龍合一」的日子,今年會出現幾次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