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七件事|7個坐標 探索灣區基建成就(下)

編輯︰黄雅言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要做哪些事?在大灣區建設的綱領性文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就提到灣區發展的「七件大事」,其公布5年以來,取得甚麼成果?

  本系列文章,透過7個坐標,探索7個地點,解畫「灣區七件事」中「第二件事」:怎樣「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基建坐標|「西水東調」廣州高新沙水庫 

灣區7件事基建篇
廣州南沙高新沙水庫,整體外觀呈三角形,總庫容482萬立方米,在全線長距離、大流量輸水過程中發揮「中轉站」作用,同時可為廣州南沙提供直接供水與應急供水保證。(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高新沙水庫,地處廣州南沙高新沙島,是目前廣州南沙最大水庫,屬於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西水東調)南沙段範圍,是工程全線唯一新建的平原型調蓄水庫。

  「西水東調」工程西起西江幹流佛山順德鯉魚洲,東至深圳公明水庫,從珠三角西部向東部地區引水,是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投資規模最大、輸水線路最長、受水區範圍最廣的引調水工程。其輸水隧洞全部深埋地下40至60米處,並且穿越珠江三角洲密集城市群,因此創造了3個世界之最:世界上輸水壓力最高的盾構隧洞、世界最長的預應力襯砌輸水隧洞,以及世界流量最大的長距離有壓調水工程。

  東江水一直是支撐整個珠三角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水源,但它的水資源總量只佔全省的18%,並且水資源開發率高達38.3%,非常接近國際公認的40%警戒線。加上水質問題,都令珠三角洲需要尋找新的水源。

  《規劃綱要》提出「加快推進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和對澳門第四供水管道建設,保障珠三角以及港澳供水安全。」

  「西水東調」工程於2024年1月正式通水,進入初期運行階段,設計每年可以供水17.08億立方米,預計惠及超過3,200萬人,極大提高區內水安全保障和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將會改變廣州南沙區、深圳市、東莞市的單一供水格局,同時亦為香港、廣州番禺、佛山順德等地提供備用水源。

  延伸閱讀:西水東調|正式通水惠及逾3200萬人 香港備用水源增加  

基建坐標|廣州國際生物島

灣區7件事基建篇
廣州國際生物島上的無人駕駛小巴同樣採用L4級自動駕駛技術,車速最高達40km/h,在城市開放道路、快速路、隧道、擁堵時段道路以及雨雪天等情況下,都能夠保證安全、穩定行駛。(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廣州國際生物島上,有很多無人駕駛的場景:多輛無人駕駛小巴接載乘客到官洲地鐵站、水墨園、木蓮莊酒店等熱門地標;島上的道路還有無人駕駛環衛車,定時定刻進行掃地、噴灑等清潔工作。市民在這裏享受到數字化產業帶來的智慧生活。

  自動駕駛是數字經濟最典型的應用場景之一。從2019年,包括廣州國際生物島在內,廣州已率先獲批自動駕駛開放道路測試,累計向文遠知行、小馬智行、廣汽集團等10間測試企業旗下127台智能網聯汽車發放測試通知書。

灣區7件事基建篇
在廣州國際生物島上,無人駕駛環衛車每天從凌晨開始到晚上七點,在島上街道進行清潔打掃。(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規劃綱要》提出要推進新型智慧城市試點示範和珠三角國家將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加強粵港澳智慧城市合作,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市政、智慧社區。

  廣州積極發展數字經濟,重點打造廣州國際生物島生物安全智慧島、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魚珠片區)、科學城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示範區,以及知識城新一代通信網絡國際數字樞紐四大片區,形成數字經濟發展新格局。

  與此同時,廣州啟動粵港澳大灣區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積極研究建立粵港澳三地數據流動融合長效機制,推動、引導大灣區數據要素市場規則化、規範化,助力大灣區數字經濟發展。

  中國於2022年2月啟動「東數西算」工程,啟動建設8個國家算力樞紐節點,並規劃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

  粵港澳大灣區是8個算力樞紐之一,區內的國家數據中心集群則設於韶關。以粵「西」韶關的數據中心及算力集群,承接粵「東」廣州、深圳等地實時性算力需求,構建輻射華南乃至全國的實時性算力中心。到2025年,韶關數據中心集群將建成50萬架標準機架、500萬台服務器規模,投資超過500億元人民幣(約合620億港幣)。

  延伸閱讀:一文睇清|中國又一超級工程 甚麼是「東數西算」? 

基建坐標|灣區一港通 覆蓋17個港口   

灣區7件事-基建篇
「灣區一港通」以廣州港南沙港區為樞紐港,珠江內河港口作為支線港,通過關區貨物數據共享,形成「兩港如一港」的作業模式,實現貨物通關全程「一站式」處理。圖為屬於珠江主幹流之一西江廣西梧洲市區段江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20年11月,廣州海關、廣州港集團推出「灣區一港通」計劃,在廣州正式啟動。

  「灣區一港通」以廣州港南沙港區為樞紐港,珠江內河港口作為支線港,通過關區貨物數據共享,形成「兩港如一港」的作業模式,實現貨物通關本地化,進出口貨物全程只需「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經南沙港區轉運「7x24」小時流轉不停歇,達致快速通關,為企業提供了綜合成本更低、運輸時效更快的「一站式」物流解決方案。

  《規劃綱要》提出「以沿海主要港口為重點,完善內河航道與疏港網絡、公路等集疏運網絡。」

   5年來,「灣區一港通」已覆蓋廣州、佛山、東莞、中山、江門、雲浮、肇慶等港口網點17個,實現了本地報關、查驗、放行,無縫對接南沙港區的國際班輪航線,其通關便利化舉措推動大灣區互聯互通。

 

灣區7件事基建篇
灣區7件事基建篇

 

 

灣區7件事基建篇

灣區七件事|7個坐標 探索灣區基建成就(上)

灣區七件事|7個坐標 探索灣區創科之路(下)

灣區七件事|7個坐標 探索灣區創科之路(上)

灣區百科|橫琴封關 「一國兩制」新實踐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2:09

灣區百科|5個數字認識廣州 曾不屬於廣東省?為何被稱為「花城」?

粵港港大灣區

灣區百科|粵港澳大灣區人口經濟現況 哪5個萬億級城市?香港GDP排第幾?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