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粵劇演變與發展

編輯︰豆子

  粵劇又稱為「廣府大戲」,是一種以廣東話為語言的中國傳統戲曲表演,雖然近年香港粵劇有式微的跡象,但對於以廣東話為母語的香港人來說,粵劇始終有着特殊的意義,2019年香港金融管理局與三間發鈔銀行推出的100元鈔票,便是以粵劇作為共通的設計主題,同年開幕的西九戲曲中心,亦是以弘揚香港粵劇為其中一項使命。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香港文化-粵劇
粵劇文化源遠流長,但卻面臨式微甚至消失,究竟將來香港粵劇會變成怎樣呢?(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香港粵劇輝煌時

  粵劇是廣東地區的主要戲曲劇種,發揚自佛山地區,至今已有數百年歷史。1880年代開始,粵劇開始在香港興起。當時的粵劇表演舞台多在偏遠新界地區,在戶外以竹枝及鋁片臨時搭建而成,稱為戲棚。

  還記得經典電影《胭脂扣》裏,梅豔芳協助張國榮學唱大戲的情節嗎?電影以1934年的香港作為背景,正是粵劇在香港百花齊放的輝煌時期。當時粵劇是許多港人茶餘飯後的休閒活動,當時利舞臺、高陞戲院及新光戲院等大型劇院經常座無虛席。戲院內會販賣各式各樣的食物如水果、飲品等,觀眾可一邊欣賞粵劇表演,一邊進食。觀眾進食、交談聲音,加上小販叫賣的聲線,以及粵劇演出時的鑼鼓、演員的唱白等,形成戲院獨有的「平民交響曲」。

   雖然近代粵劇男女同班是正常不過的事,但其實在1933年,時任香港總督貝璐執行取消「粵劇不能男女合班」禁令之前,粵劇只有全男班、全女班之分,甚至在1921年之前,男女觀眾仍不容許同座欣賞粵劇。這兩項關乎性別的規例變化,絕對是香港粵劇文化史上的重要轉捩點,加上在50年代,內地政治體制有所轉變,令內地粵劇與香港粵劇慢慢形成各自的風格,令粵劇成為香港文化的重要印記。1960年代末至1990年代,香港社會、文化及經濟結構急速變化,令粵劇經歷了一段長時間的市場低潮。 

「查篤撐」與廣東話

  廣東話裏有一組詞為「查篤撐」,大概只有老一輩才可準確理解其意思為看粵劇 「睇大戲」,對於80後和90後,「查篤撐」或許只是一個電台節目的名稱,00後甚或未曾聽過。其實「查」、「篤」、「撐」是粵劇表演用到的幾種敲擊樂器所發出的聲音,後來香港人習慣用「查篤撐」來表示「睇大戲」。由於「查篤撐」的發音灰諧有趣,所以就有人將此詞應用於不同處境。

當代粵劇與未來發展

  隨着時代變遷,多年來粵劇都面對觀眾老化、缺乏觀眾的問題,雖然香港政府斥資27億在西九文化區興建了戲曲中心作為傳承戲曲文化的硬件,但卻一直被指缺乏軟件方面的教育和宣傳,許多年輕新一代對粵劇一知半解,甚至因其「老土」形象而抗拒認識。粵劇作為香港的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實在非常值得保留,大家又認為怎樣才能令這項傳統薪火相傳呢?

 

旗袍不老土!80後香港設計師創旗袍時裝品牌 傳承中國文化服飾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飛凡香港-九龍城寨

九龍城寨還是九龍寨城?

消失中的香港文化——霓虹燈招牌

香港文化變遷 屋邨人情味會否消失?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建築女王」扎哈‧哈迪德香港情緣 設計山頂俱樂部 奪生涯首個國際獎

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

香港海防博物館原是鯉魚門炮台 改名「抗戰及海防博物館」是回歸初心?

2:36

香港回憶鬼節篇|調景嶺因誰自殺變「吊頸嶺」?陰澳改名多得迪士尼?

3:06

香港回憶鬼節篇|赤柱美利樓是猛鬼辦公室?政府公帑驅鬼 法師超渡

3:23
(左上)《十二傳說》UFO事件的劇照、(左下)昔日的華富邨、(右)2014年華富邨

香港都市傳說|華富邨曾是亂葬崗?瀑布灣意外多?邨民目擊UFO?

(左)1926年從拔萃男書院遠眺九龍塘「花園城市」。(右)2023年的九龍塘「花園城市」。

九龍塘為何能保持低密度發展?這片天價洋房區 昔日曾淪「爛尾樓」?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