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市鎮|荃灣:由工業城市到自給自足

撰文︰黃皓頤

  1961年,政府刊憲公布發展荃灣地區,計劃將其成為能夠自給自足的衛星城市(新市鎮的前身),這標誌着政府正式大規模發展新界,啟動香港城市發展的新里程。

內地居民來港 促成發展荃灣新市鎮

   為什麼要發展衛星城市?1940年代尾,大批內地居民湧入香港。當時市區人口激增,居住環境擠迫,因此政府計劃發展新界地區,紓緩市區的人口壓力。

  不過,正確來說,觀塘才是第一個衛星城市。但因觀塘位於九龍而不是新界,加上它發展時未有新市鎮一詞,所以觀塘只被視為市區新發展區域。地鐵最初興建的觀塘線和荃灣線,便是以這兩個新發展區連接香港經濟重心的中環。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荃灣:由工業衞星城市至自給自足新市鎮
1973年政府公布新市鎮發展計劃,當中包括荃灣新市鎮。圖攝於1977年,鳥瞰正在迅速發展的荃灣區。(圖片來源:Getty)

  1973年,政府公布新市鎮發展計劃,在新界的荃灣、沙田和屯門這三個第一批新市鎮興建房屋,目標是容納約180萬人。荃灣新市鎮包括荃灣、葵涌及青衣島,總發展面積約32.85公頃;其規劃概念是透過建住宅、提供區內就業機會和教育、醫療、 消閒、康樂等各種社區設施,使荃灣發展成為自給自足的社區。

  延伸閱讀:東涌:從新機場規劃而來的新市鎮

荃灣工業區演變商廈商場林立的新市鎮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荃灣:由工業衞星城市至自給自足新市鎮
70年代的荃灣新市鎮,以工業為主,工廈集中在荃灣東工業區、葵涌大連排道和荃灣路一帶。攝於1978年的荃灣工廠大廈。(圖片來源:Getty)

  70年代的荃灣新市鎮,是以工業為主,工廈集中在荃灣東工業區、葵涌大連排道和荃灣路一帶。70年代中,荃灣進行大規模填海和遷拆工程,不少大型公屋如梨木樹邨、象山邨,以及大大小小的商場陸續建成,令荃灣新市鎮開始蛻變,也吸引了很多人搬往該處居住。

  但當時不少新市鎮居民在就業及其他生活需要,仍要依賴着市區,因此引起了交通問題,結果政府在70、80年代興建了獅子山隧道、呈祥道等公路,紓緩了交通擠塞問題。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荃灣:由工業衞星城市至自給自足新市鎮
大大公司在1980年代初不斷擴充,除旺角彌敦道的總店外,全盛時期在荃灣眾安街開分店。攝於1981年的荃灣店門外,大排長龍。(圖片來源:Getty)

  80年代香港隨着本地勞工薪金、工廠租金上漲等原因,加上內地改革開放,本地工廠紛紛北移;荃灣、葵涌的工廈漸漸改建為商業大廈、酒店和購物商場等。80、90年代,荃灣成為了很多年輕人的蒲點,不單有多間戲院和電子遊戲機中心,加上食肆林立,飯後可往鄰近的商場遊逛購物,十分方便。

  交通方便,在地鐡開通前,市民可以乘巴士或小巴往九龍市區,亦可乘船往青衣或中環等。1982年地鐵荃灣線通車後,荃灣的交通就更加方便了。

  延伸閱讀:香港地鐵1979年通車 營運40載由本地衝出國際

荃灣新市鎮交通配套多 人口增至80萬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荃灣:由工業衞星城市至自給自足新市鎮
荃灣新市鎮包括荃灣、葵涌及青衣島,圖為1974年落成、連接青衣島和荃灣區的青衣大橋。攝於1977年。(圖片來源:Getty)

  荃灣新市鎮由1960年代至今,發展迅速;最初是工業為主的衞星城市,演變為自給自足的新市鎮,居民由約20萬增至超過80萬人。隨着多項交通配套設施落成,包括1974年的青衣大橋、1982年地鐵荃灣線、1998年青衣站、2003年荃灣西站及2009年昂船洲大橋,荃灣新市鎮的發展更方便和完善。

  近年荃灣以行人天橋貫通港鐵荃灣站、荃灣西站和附近商場,四通八達,被稱為「天空之城」,也顯現了荃灣新市鎮的新面貌。

  荃灣是新市鎮發展的先行者,雖然自1997年東涌新市鎮後,未有再發展新市鎮,但為配合社會發展和人口增長,政府對新界的發展規劃一直未有停步。

  延伸閱讀:屯門公路塞車不分日夜 40年來苦了屯門居民

  現時,政府將焦點放在新界東北的粉嶺北、古洞北、新界西北的洪水橋和明日大嶼等展開新開發工作,目標不變,就是希望每個市民都會有一個安居之所。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源於愛國的香港保釣運動

源於愛國心的香港保釣運動

2:27

八達通面世24周年 香港電子支付發展滯後?

2:39

戰後最兇猛颱風 當年今日「溫黛」襲港

2:58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再見藍巴士當年今日中巴結束專營巴士線

再見藍巴士 當年今日中巴結束專營巴士線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垃圾徵費|4‧22齊「走塑」 禁膠餐具外賣點算?網購棉花棒會否犯法?

宋皇臺與消失的「聖山」|日軍炸山擴建啟德機場 宋皇臺石一分為三?

香港街道故事|銅鑼灣鬧市曾有企鵝出巡?糖街有糖廠?東角何來角?

2:14

龍年|九龍何以命名?以界限街還是獅子山為界?九龍有新舊之分?

油麻地戲院

集體回憶|逾90年歷史油麻地戲院 曾首創一票全日睇「鹹片」 現活化成粵劇基地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