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1833座開平碉樓 見證華僑遷移史

編輯︰豆子
撰文︰禾末

  位於廣東江門的開平是著名僑鄉。多年來,華僑的閱歷為這個城市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包括上世紀20、30年代盛行的「開平碉樓與村落」,目前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現存的開平碉樓有1,833座,雖然它們的歷史任務只有數十年,但是它們卻見證了重要的華僑遷移史。

 

開平碉樓與華僑歷史息息相關

當代中國-中國旅遊-中國文化-廣東-廣東旅遊-開平碉樓-碉樓-2
開平碉樓比起一般民居都要高。(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先後與英國和美國簽訂《中英南京條約》及《中美望廈條約》,開通了英美兩國在華招募勞工到東南亞、加美州等地開發的權利。18世紀中期,國內戰亂頻繁,碰巧作為四邑的本地人跟客家人持續發生土客械鬥,兩敗俱傷,家園被毀,催生部分開平人出國謀生的念頭;加上當時美國加州發現金礦的消息傳回中國,遂掀起廣東人赴美淘金的熱潮。

  延伸閱讀:中國四大名塔—難以複製的古代建築技術

  當時開平出國鄉民高達本地人口四分之一,他們一去就是十多年,然而後來環球經濟不景氣,美國、加拿大等國排華情緒高漲,最終澳洲、新西蘭、加拿大、美國在1880年代都有通過相關排華法案,限制中國移民入境。落葉歸根,深受中國傳統文化背景影響,以及面臨各種不平等待遇,驅使海外華人舉家返鄉。開平於上世紀20、30年代達至海歸建房高潮,除了傳統的三間兩廊式民居和洋樓式別墅「廬」,讓人嘖嘖稱奇的開平碉樓亦同時建成。

  延伸閱讀:開平碉樓有何建築特色?

當代中國-中國旅遊-中國文化-廣東-廣東旅遊-開平碉樓-碉樓-3
1,833座開平碉樓分散在開平多個古老村落。(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開平碉樓兼備居守功能

  開平碉樓為中西合璧、具防禦功能的多層建築。事實上碉樓並非上世紀的新產物,開平現存最古老的碉樓在明代建成,最初建成碉樓的原因是為了防洪,以及應對當年土客械鬥和匪患猖獗帶來的安全威脅。民國初年匪患橫行,受惠於華僑資助的開平古村落更成為匪黨目標,於是碉樓就成為了必要建築。

  延伸閱讀:中國6大斜塔 見證歷史及前人建築智慧

當代中國-中國旅遊-中國文化-廣東-廣東旅遊-開平碉樓-碉樓-4
開平碉樓建築風格各異。(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融入回流鄉民的見識,碉樓被賦予新面貌,建築風格既有中國傳統的硬山頂式、懸山頂式,也有國外不同時期的建築形式和風格,如希臘式、羅馬式、拜占庭式、巴羅克式等。

  按照功能劃分,開平碉樓分為更樓、居樓和眾樓。更樓多建在村口或村外山崗,視野開闊,並配有探照燈和警報器,用於提前發現匪情;居住功能為主的居樓,內部仍舊遵循着三間兩廊的平面布局,空間寬敞,樓身外牆一般都修建得很美觀。

  延伸閱讀:「仙人遺田」白水台 雲南香格里拉的冷門秘景

當代中國-中國旅遊-中國文化-廣東-廣東旅遊-開平碉樓-碉樓-5
坐落村內不同位置的開平碉樓均肩負著不同職責。(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數十年內開平碉樓由興轉衰

  隨着新中國成立,社會逐漸由動盪走向安定,開平碉樓賴以生存的社會環境不復存在。碉樓由居守功能轉為單一居住功能,新興建的開平碉樓數目逐漸減少,並止步於1949年。加上美加在1940年間逐漸廢除排華法案,僑眷相繼移民。隨着村民居住條件得以改善,碉樓失去僅剩的居住功能,成為具紀念意義的建築物。

  為了保留開平碉樓,國務院於2001年公佈把開平碉樓與村落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撥款維護碉樓,並積極向聯合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最終在2007年申遺成功。

  延伸閱讀:雲南香格里拉 由英國人命名的中國文化理想國?

當代中國-中國旅遊-中國文化-廣東-廣東旅遊-開平碉樓-碉樓-6
雖然失去了實質居住用途,但是開平碉樓仍繼續以其存在向世界訴說華僑歷史。(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影片:

1:45

乾隆與茶|君不可一日無茶!乾隆多次訪西湖龍井為茶撰詩

1:58

中國旅遊|千古文化第一村——江西流坑村 曾出逾百位朝臣

2:21

中國文化|中國四大名塔—難以複製的古代建築技術

1:48

中國旅遊|「仙人遺田」白水台 雲南香格里拉的冷門秘景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